一個多月前,國務院公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被稱為大氣“國十條”,這是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大氣污染治理行動。 為了確保各項任務措施真正落地,行動計劃對考核和問責作了明確規定,國務院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地方人民政府和企業。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然而,就在國家高度重視、三令五申之下,遼寧省岫巖縣偏嶺鎮老百姓舉報金山鎂制品廠污染嚴重,致使當地的空氣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來到鎮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老百姓幾乎都會帶著一個口罩。那么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難道真如老百姓所說空氣受到了污染嗎?那么污染源又會在哪里呢?帶著種種疑惑,中國日報網中國環保記者展開了調查。 根據舉報人的指點,記者找到了位于岫巖縣偏嶺鎮的金山鎂制品廠。企業建在半山腰上,還未靠近只見一團團的黑煙騰空而起。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黑煙一直冒個不停,在空中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跡。 在企業后面的山上,機器一直忙個不停。山體被挖的支離破碎,光禿禿的一片。機器所到之處,冒起一股白色的“煙霧”——粉塵。 記者來到企業右邊的山上,地上是一層厚厚的粉塵,經過雨水的沖刷,都結成了一層硬殼。,樹葉上、樹桿上都是粉塵,而有的樹木已經枯黃。 一陣風吹過,粉塵隨著風勢吹了過來,記者的眼睛里有了一種刺痛的感覺,同時也被嗆得咳嗽不止。在偏嶺鎮記者看到老百姓帶著口罩在馬路上行走也就不足為奇了。 “鎂礦在我們這里是主導產業,你看有好多的山都被挖的光禿禿的。沒有樹木的地方就是挖鎂石給挖的,平時這里灰塵特別的大,我們一般都帶著口罩出門。”當地出租車司機這樣告訴記者。 一位阿姨很無奈的說道:“我們這里要是長時間不下雨天氣都是灰蒙蒙的,歲數大點的就會得呼吸道疾病,都說是這些鎂礦企業在生產時不開環保設備導致的。金山鎂礦建在半山上,只要在生產那個黑煙就冒個不停。有時候從廠門口的馬路上經過時,還很嗆人。”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