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四川基層黨建網 訊:3月22日第23屆世界水日之際,湖北荊門漳河之濱再聚愛水先鋒、環保志士。第七屆金龍泉感恩漳河日暨漳河環保宣傳行活動啟動儀式上,湖北省環保廳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李永福、荊門市副市長張尚貴現場舀取漳河水后直接飲下,用行動呼吁護水愛水。(中新網荊門3月22日)
不出意料,點開評論一看,一片質疑“作秀”之聲。這原本是接地氣,展現政府環保工作卓有成效的好事情,為何卻被有些網民吐槽為“作秀”呢?其實道理很簡單,第一,這是官媒報道的;第二,怎么看這都是有組織、有紀律的“秀”,而且參與者身份敏感、位高權重,喝個水而已,整得像入黨宣誓一樣,說不“作秀”,網民誰信。在場喝水的官員,恐怕也是滿懷“無奈”,各種“苦衷”的吧,誰沒個腸胃不好的時候呢,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再清澈的河水也不能生喝,會有寄生蟲和大腸桿菌,即使在沒有工業污染的唐宋元明清,農民喝水也是要挑回家,燒開喝。 政府要和群眾打交道,形象展示不可避免。“秀”往往是介紹決策、亮明態度、表達情感的有效方式,“秀”得好,有利于改善和促進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消除隔閡。而要“秀”的好,則必先“秀”的“實”,用實實在在東西向人民請求信任;其次要“秀”的“勤”,最好時時“秀”、事事“秀”。環保宣傳工作是要腳踏實地地做,網民反感的并不是“秀”本身,而是生怕前面秀了“虎頭”,后面露出“蛇尾”,更抵觸冷不丁“秀”一個能直飲的河,卻不敢“秀”更多連地都不敢澆的水。 你可以說官員喝河水是在“作秀”,但這種關注民生的“秀”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這樣的“秀”不妨多多推廣,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這樣的“作秀”常態化了,我們的媒體也能以一種客觀而平常的心態加以報道,網民也看待的習以為常了,那我們的生態文明社會建成之日也就不遠了。 最近網上有個段子,說2個北京的小青年,一個死宅,各種生活不規律,結果得了頸椎病、肩周炎各種痛苦;另一個五好青年,各種養生、作息規律,還每天堅持晨跑,結果得肺癌掛了,調侃、無奈、諷刺之情溢于言表。我想,如果有一天,北京的環保局局長也能帶頭“秀”晨跑了,山西的安監局長也能“秀”和曠工下井了,我家屋后的小河溝也能有局長拿杯子“秀”直飲了,那這“秀”就真的太贊了,想想還真有些小期待呢。(文/楊淇)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