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扯長大十一年的棄嬰竟是智障殘疾兒
時間:2014-07-09 08:48
來源:中媒聯動作者:中國傳媒聯盟
2002年的農歷2月2日的清晨,河北省遵化市建明鎮炸糕店村楊樹玉老漢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趕緊起來開門一看,門口放著一個旅行袋,鄰居張秀全的妻子在旁邊問;這個袋子是不是你家的?楊大爺說不是,張妻說袋子咱們打開看看,打開后卻是一個不足一個月的孩子,一個奶瓶,半袋奶粉,20元現金,老人一看慌了神,趕緊與老伴王鳳珍
2002年的農歷2月2日的清晨,河北省遵化市建明鎮炸糕店村楊樹玉老漢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趕緊起來開門一看,門口放著一個旅行袋,鄰居張秀全的妻子在旁邊問;這個袋子是不是你家的?楊大爺說不是,張妻說袋子咱們打開看看,打開后卻是一個不足一個月的孩子,一個奶瓶,半袋奶粉,20元現金,老人一看慌了神,趕緊與老伴王鳳珍商量,王大媽趕緊把孩子抱進屋,一邊給孩子取暖,一邊讓老漢通知村干部,婦女主任邵鳳蘭也通知了村支書和村長,又與派出所和民政局取得了聯系,工作人員說;孩子太小,政府沒有相關機構,要老漢辦個收養手續,先養著。從此,這個孩子就在楊家落了戶。 再說孩子,到中午11點多才勉強可以喝點水,根本不會咽吃,只能用小勺喂,后來發現,孩子兩眼無光,弱視,腦癱,隱性脊柱裂,重癥肌無力,鄰居們都說這孩子活不了幾年,放棄算了,可老兩口硬是堅持收養,從此對孩子精心喂養,因孩子體質弱,光吃奶粉就吃到3歲,吃飯需要大人喂,這一喂就是十一年。 十一年,看似短暫,楊老漢夫妻卻是備受艱辛,家人親朋的不理解,鄰居村民的閑言碎語,再加上老兩口身體不好,楊老漢更是干不了活,生活的重擔就全落在王媽媽一人身上,早晨起來,把孩子丈夫安頓好,就下地干活,為減少開支,60多歲的老太太自己拿起鉤鐮在山上穿栗樹,以為家里的經濟來源,都指望買點糧食和栗子。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趕緊給孩子喝水吃飯,清理屎尿,換上清潔干凈的衣物,在照顧丈夫的生活,常常顧不上自己的身體,多年的勞累,使王媽媽患上了多種疾病,親生女兒心疼媽,買來藥品和補品,卻已沒空閑,常常把水倒上了,還沒吃藥,孩子哭了,急忙照顧孩子,自己卻忘了吃藥。補品和好吃的大多給孩子吃了,自己舍不得吃一口。女兒為此很不理解,一個殘疾孩子,又不是親生的,將來根本指望不上什么烏鴉反哺的回報,母親為什么還照料她,自己才是親生的呀?她自己也有一個3周的孩子,一個3個月大的孩子,為了心疼母親,自己孩子都舍不得買點好吃的,可買給媽媽的東西,卻都給那個智障孩子吃了,孩子去姥姥家,老人忙的連外孫、外孫女都沒空抱一抱。女兒也感到委屈,但看到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女兒也只好含著淚水咽下了想說卻沒有說出來的話。女兒清楚,媽媽的苦,媽媽的心,王媽媽說;好歹也是條人命啊,既然到了我家,就是我家的人。 多么平凡的家庭,多么善良的老人,我們衷心祝愿楊樹玉、王鳳珍老人身體健康,也祝愿楊大寶【那個棄嬰】早日康復,過上健康孩子的生活,為兩位老人減少一點負擔。 遵化,這里人杰地靈,百姓勤勞樸實,這里,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一曲曲感人淚下的動人故事。感動中國、感動世界、感動你、我、他。
(責任編輯:admin)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