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這一新概念近期被頻頻提起。隨著《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正式發布,提出上海要與長三角城市群強化合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長三角,成為今年的“高頻熱詞” 。 圍繞推進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上海代表團就建議法制支持和立法授權、建立長三角產業發展基金等提交多項提案,為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言獻策。由此可見,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我們國家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重大考量,這對于大金等一批長三角龍頭企業而言,又是一次重大發展機遇。 打造世界級區域經濟體需要龍頭企業的引領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要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區域經濟體,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必然要實現增長動力、經濟結構更多地向創新驅動方向轉軌。其中,一批世界級企業的引領作用不可或缺。 那么,什么樣的企業才能成為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未來的基石?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予以評價。首先,這樣的企業必須具有強大創新力,擁有核心技術,具備持久的市場競爭力。 其次,這樣的企業能夠引領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通過制造鏈、供需鏈和營銷鏈的優化配置,使產業鏈中上下游實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多贏局面。自身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的同時,還能為社會提供眾多就業機會。 最后,這樣的企業必然是具備經濟貢獻大戶,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造血動力。 扎根長三角20余年,實現企業與區域經濟共榮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涌現出一批以大金集團為代表的世界級企業。經過20余年深耕中國市場,大金集團始終以構建完善的產業集群為目標,已建立以壓縮機、制冷劑、馬達、集成線路板乃至整機組裝的完整產業鏈,為整機品質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大金在中國已成立19個生產基地,共同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助推中國空調制造行業發展。 ![]() 從大金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來看,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商用、家用空調生產基地分別位于上海和蘇州。從制造環節來看,號稱空調“心臟”的壓縮機、提供空調系統動力的馬達及空調的新風/過濾網均分別由位于蘇州的大金機電工廠、電器機械工廠及大金集團旗下的AAF自行研發制造;素有空調“血液”的制冷劑由位于常熟的氟化學生產基地生產;位于上海的大金中國技術開發研究院負責提供技術來源,將海外先進技術引入中國市場的同時,根據中國現地氣候、消費習慣、市場趨勢進行開發適用于中國消費者的產品。 此外,在構建自身產業鏈完善的基礎上,大金也注重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以大金氟化學為例,其生產的相應氣體、樹脂、橡膠氟化物等衍生品被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電子通訊、房屋建筑、科技生活等領域,利用自身的創新技術產品輻射更多產業制造集群。 截至目前,大金扎根于中國20余年,已向行業培養出大量專業研發人才和高級技術工人,也讓大金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產品迭代升級,助力中國空調業從初級加工走向中高端智造。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需與大金等龍頭企業彼此成就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戰略的提出,需要為在此發展的廣大國內外企業創新創業提供良好土壤,分享新一輪創新發展紅利,共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完成這一遠大目標,需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并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形成優勢產業集群,增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國際競爭力。 長三角正經歷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對于國內外先進技術、運營、產品的需求旺盛,這也為大金這樣的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是其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的重大機遇。未來,包括大金集團在內的一大批外資企業,通過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投入新技術、新產品、培育發展產業,不斷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必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協同發展的新動能,助力示范區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落地,推動長三角示范區社會經濟走向新時代。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