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互聯網經濟潮的中國商業,傳統零售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關店潮,也催生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升級換代,與互聯網“握手言和”,相互融合。在這樣的生態下,唯有餐飲業獨占線下店得天獨厚的優勢,不斷探索創新,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國民品牌。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態的火熱已是不爭事實。其中,火鍋正是餐飲業中率先完成市場細分、到達充分競爭階段的品類,更是引跑著舌尖上的“生意經”,也催生了一批如海底撈、小天鵝、曉宇等知名火鍋品牌。然而餐飲人對于火鍋的探索“永無止境”,新品牌不斷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各有特色,帶著“雄心壯志”奔向市場,立志要爭奪一席之地。 重慶一斗鮮品火鍋,正是在這樣火熱的市場氣氛中應運而生。 ![]() 緣定火鍋 入職小天鵝經歷考驗 何建康年少離家,小小年紀便外出闖蕩,想要活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有一年,年僅20歲的何建康在廣州遇見了一位重慶姑娘(也就是如今的何夫人),他們相識并相愛。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場“有緣千里來相互”的意外相遇,不但成就了一段好姻緣,更為后來的“一斗鮮品火鍋”埋下了伏筆。 據何建康回憶,與夫人相遇之時,自己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后廚人員,身無長技。但在兩位小青年你來我往的“相戀”日常中,他嘗到了重慶姑娘自制的小火鍋,那種獨特的重慶味道讓何建康多年之后依舊無法忘記。他說:“那麻辣,吃得我汗如雨下,嘴唇跳舞。” 也許是火鍋的麻辣,或者說是愛情的味道,總之,讓何建康從此愛上了火鍋,更與重慶姑娘約定終生。 2002年,何建康攜夫人從廣州來到重慶,并任職于火鍋的“黃埔軍校”——小天鵝。當時,他主要負責的是把控菜品質量與后廚的成本核算。 對于后廚的管理,食材的驗收是第一關。因為合格的食材,是菜品品質的基礎保障,而驗收工作能夠及時發現食材問題,減少門店不必要的損失。它不僅是儲存保管工作的基礎,也是成本核算和解決資金積壓問題的重要環節。作為掌管整個后廚成本核算的何建康,自然而然會和許多的供應商打交道,其中不乏一些“有心人”想要拉攏他。 屢屢遇到這樣的“有心之人”,何建康總是義正言辭地拒絕。他常常告誡身邊的員工:一個人有原則才有底線,這底線就是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反映到工作當中,也是和人打交道的基礎和前提。 他回憶當時的情景,還笑談自己曾被“封殺”:“當時有不少的供應商都想要送禮拉攏我這個后廚管理者,可我這個人啊,雖然說不上什么“兩袖清風”,卻也是一個有自己原則和底線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就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不適合我。說來也好笑,當時有一個供應商多次明里暗里的“表示”,我都沒有接受,還導致后來他對我下了“江湖追殺令”,我還是用生命在做這份工作啊。” “要做一個干凈的人。”這是何建康的底線。 ![]() 20年3次創業 一顆匠心做火鍋 2009年,何建康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在重慶五里店,一家名字叫“味特隆”的火鍋店正式開業。由于當時他還任職于小天鵝,自己在外開了新店以后,常常需要身兼數職,忙得不可開交。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一次創業的他是“孤獨”的。 每天凌晨四五點,何建康都要抹黑早起,為了節約成本,他必須親自去菜市場購買食材送到店里。在店里打理好一切,到了下午,他還要回到小天鵝繼續工作。由于睡眠時間驟然減少,工作壓力又激增,這讓何建康第一次嘗試到了創業的艱辛,常常眼皮都抬不起來,還得堅持工作。不過,這一切都沒有阻礙他對“味特隆”火鍋店的熱情,生意也越來越好。 只可惜火鍋店門前的道路整改,造成附近道路被封,火鍋店的生意急劇下降,入不敷出,這才讓何建康不得不忍痛結束了他的第一次創業。 人人都說創業就是一場修行,一口真氣不散,緊握刀鋒,死磕前行。創業的人都是孤獨的,就如深山中的修行人,學會忍受寂寞,還要坦然面對別人的各種不解,繼續負重前行。 三年后,何建康重新出發。第二次創業,他在江津和幾位餐飲人一起創建了“渝鍋堂”火鍋店。在火鍋行業摸爬滾打了10余年,何建康累積了經驗,也凝聚了一顆“無畏之心”。 好在這一次的他,不再是孤獨的。 在“小天鵝”的那些年,何建康親歷了這個重慶本土品牌如何一步步撐起了重慶火鍋的一片天。同時,他深刻意識到“商務火鍋”大行其道,反而傳統火鍋遭受了打擊。針對這樣的行內現象,何建康及其合伙人對“渝鍋堂”進行了精確的定位,不做“商務火鍋”,只做重慶老百姓自己的“火鍋”。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渝鍋堂”被他們經營得有聲有色,剝離了“商務”這個標簽,越來越多的Q重慶老百姓愛上了這家地道的重慶火鍋店。 第二年,“渝鍋堂”便在濱江路上開了第一家分店。 沒想到風口說來就來。2013年前后,由于房地產行業出現低潮,互聯網極速發展,大量資本瞄準了餐飲行業的風口——重慶火鍋。憑借口碑與實力,“渝鍋堂”快速擴張,很快就擁有50多家分店。 照理說,“渝鍋堂”的前景可謂是一片大好。然而讓何建康沒有料到的是,最后卻因為幾位投資人的經營理念發生了偏離,“渝鍋堂”最終遺憾散伙。 何建康輾轉反側了好幾天,夜夜深思,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自己用了5年時間接觸和融入火鍋文化,用了15年時間潛心學習和專研火鍋精髓,為什么這兩次的創業都無法得以善終? 最終,他得出答案:想要在火鍋界中屹立不倒,必須創立屬于自己的火鍋品牌。 2016年7月,何建康再次出發,創立了第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火鍋品牌——“一斗鮮品火鍋”。 這一次,何建康為一斗鮮品火鍋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很快,一斗鮮品火鍋以其不斷的創新,平民化的消費,多樣化的美味,創新的經營模式,在周邊擁有了超高的人氣,生意火爆。 回歸本真,才是是最好的人間美味 沒有浩瀚的人生經歷,豈能看透人生的山山水水?何建康經歷幾番創業成敗,卻一直奮勇前進,毫不退縮。 一斗鮮品火鍋成功的背后,離不開何建康對于火鍋的一片“癡心”。 首先是對品質的“癡”。“我是泡在火鍋里的人。”何建康常說,做餐飲,那些花招永遠是次要的,把這鍋味道做到極致,才是品牌安身立命的基礎。在服務被頻頻提及可彌補食物本身的不足時,一斗鮮品火鍋卻堅信品質與服務同等重要,堅持味道才是王道。何建康說,“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消費者一定對口味、食材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的品質是最基本的保證”。 其次是對食材的“癡”。經過多年技術沉淀,一斗鮮品火鍋用品質原料,斥巨資打造了“有靈魂”的鍋底。何建康始終相信“原味自然好吃”的原理,嚴格按照家傳古方精選天然香辛料,一直遵循原始工藝,拒絕添加劑,采用慢火“熬制”工藝,使各種調料的成分充分釋放、自然融合,,食后“不干辣、不燥熱”,“麻辣辛香、回味悠長”于一身的原味特質,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了重慶火鍋原味的精髓。 如今,一斗鮮品火鍋已經成為北碚非常受歡迎的火鍋店之一,不但擁有多家分店,更是憑借優雅精致的就餐環境和專業細致的服務,成為客人們口口相傳的“口碑好店” 回首20年創業之路,何建康也感慨萬千。創業就像一場修行,是一次次克服恐懼的過程,唯有不怕失敗,勇往直前,才能到達人生的目的地。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