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新網洛陽9月30日電 他的書法,水墨渲染、枯榮結合。他的書法,儀態豐滿、極具韻味。他的書法,跌宕起伏,氣韻飛動。他的書法,飄散凝聚,收放自如。如行云流水,如龍蛇游走。飄逸灑脫,自成風貌。他就是中國著名書畫家拓文敬。

拓文敬,生于1947年,祖籍河南新安,1981年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院。中華藝術家聯合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任新安書法協會主席、韓鈞研究會會長。

拓文敬自幼酷愛書法,幼年曾對行書、楷書做過基礎功課。在上大學、工作的忙碌歲月里,他也沒有完全放下毛筆而時有所為。

寒來暑往,深夜清旦,他一直在書法苑囿里深耕細作。


多年的悉心研習,拓文敬的書法在圈內外聲譽鵲起。他濡墨揮毫,以行草為主,并立足一家之法而深入為之,兼采多家之長化入其中。
他在中國書法這座名山大川里探幽攬勝,對王羲之父子構筑的奇峰異谷、顏真卿及唐代諸家搭建的亭臺軒榭,都曾駐足欣賞。

“唐言結構,宋尚意趣。” 欣賞拓文敬的書法,棉里藏針,柔中寓剛,莊重端嚴,凝重大氣。

結體布局上匠心獨運,有收有放,有守有變,有破有立。

或臨窗度曲,或操觚染翰,俯仰之間,皆得真趣。

泰國湖北商會會長 韓宗渭(左)
近年來,拓文敬多次在國家和省、市舉辦個人書法展或藝術作品聯展,反響熱烈。屢次參展美國、臺灣及國內十二個省、市和地區,倍受名家和海內外同仕的肯定與好評。
個人簡介
拓文敬,河南省新安縣人,一九四七年生,自幼讀書,曾執業民辦教師、工人、醫師、經濟師。歷任鄉長、鄉黨委書記、縣 政府副縣長、縣政協副主席,現為新安縣書畫家協會主席。
其在書法藝術之路上,拜良師、會益友,廣納博取,勤奮研習,漸樹個人風格。(李志國)
相關報道:
大河報:拓文敬和書法界的“新安現象”

閱讀提示
漢字已歷經6000余年的演變。有資料記載,最早出現的文字、字符可以追溯到結繩記事時代。由此而誕生的中國書法藝術亦成為寄托精神、抒發感情、傳承中國文化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方式。
新安——一個豫西山區并不特別富足的小縣,近年來不僅獲得了“中國書法之鄉”的稱號,其青年書法家、時年27歲的陳花容先生更是在由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獎中,一舉奪冠,較之陳花容小一歲的郭延興同時獲得提名獎。
中國書界,由此有了“新安現象”一說。
□記者 張鴻飛 文圖
A
書法形成“氣候”靠的是領頭雁
前天,新安縣博物館,一隊參觀者剛剛走出“龍騰新安六君子書畫展”現場。
該書畫展由新安縣書法家協會主辦、新安縣尚和小館承辦。參展的六位名家中,除了拓文敬、馬建華兩位來自新安本土,其他四位高凱、唐誠青、一山、孫金龍則是來自其他省(市)的書法名家。
“我曾經把書法搞成了新安的一項運動,現在書法更成了我人生的寄托。”新安縣書法家協會主席拓文敬說,請外地的書法名家來新安參加書畫展,既有益于營造新安當地濃郁的書法氛圍,又能開闊本地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的視野,博采眾長,一舉多得。
拓文敬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院,曾擔任新安縣主管教育工作的副縣長。拓文敬說,新安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古邑,千唐志齋——這座全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就坐落于此。在這種厚重的文化背景熏染下,新安人酷愛寫字、臨碑拓片,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始終未能形成“氣候”。
1998年,縣書法協會找到了時任縣政協副主席的拓文敬,請他主持協會的日常工作。拓文敬欣然領命。
領銜受命之初,拓文敬便效仿古人,以縣書協的名義組織書法雅集活動,幫助新安書者的領頭人李孟淵、張焉如定期舉辦書法沙龍活動,以吸引、培養熱愛書法的骨干力量。
拓文敬認為,新安是古城,自幼熱愛寫字的人還是很多的,關鍵是要給他們搭建一個相互切磋技法,論藝談文,相互激發乃至激勵的平臺,形成一個“書協搭臺,骨干引領”的良好氛圍。
磁澗鎮掌禮村農民王懷陽,其曾祖父王廣慶擔任過民國時期河南大學校長,自幼喜愛書法,目前已成為書法雅集活動的骨干成員。
接著,拓文敬又開始在學校中推廣書法,提出了“認認真真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口號,動員各個學校大力開展書法教育。為了激發人們練字習書的積極性,縣書協經常組織書法比賽活動,并設置大獎,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報名參賽者。2009年7月,新安縣獲得了“中國書法之鄉”的榮譽稱號。同年,新安的青年書法家陳花容、郭延興更是在全國最有影響的“蘭亭書法大賽”上奪取一等獎和提名獎。
B
期待書法為新安創造更多價值
“中國書法之鄉”授牌和眾多書法新秀的脫穎而出,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了新安的書法熱。青年書法家張紹峰在新安縣新城實驗小學的一堂書法課,竟然轟動了整個縣城。“那場面不亞于一場明星歌友會,臺下的老師們跟著書法家的講解習練得非常認真。”拓文敬說。
為了進一步打造“中國書法之鄉”這一文化品牌,持續提升書法在建設新安文化軟實力過程中的引擎作用,去年10月,新安縣委專門召開了書法工作會議,縣書協也以此為契機,舉行了千人筆會;同時,縣書協還將黛眉書畫院、漢關書畫院、龍翔書畫院等確定為藝術創作基地,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深入生活、貼近實際的交流研討場所。
今年國慶節前夕,縣書協又舉辦了“龍騰新安六君子書畫展”,特邀國內知名書畫家高凱、唐誠青、孫金龍、一山先生,與新安本土書家馬建華、拓文敬舉辦書畫聯展。書畫展上,馬建華先生的巨幅騰龍書法作品別具特色,令人嘆為觀止。百歲老紅軍王定國先生特別為該展題寫了展標。
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李瑞森、中國書畫鑒定委員會副主任陳春思、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方平、國務院農村教育中心主任閻志民、《中華書畫家》雜志出版社董事巴如意等應邀蒞臨觀展。
拓文敬說,書法已成為新安的一張新名片,形成了一個促進文化旅游的產業,“未來,我們還要積極促進新安書法走出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