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lián)盟 據(jù) 中國全民記者網(wǎng) 訊 侯濤龍;水辰道人,生于孫臏故里山東鄄城,自幼酷愛書畫,少時師從著名畫家周同雷、吳靜涵先生學習傳統(tǒng)繪畫,后深造于天津美術學院,書近魏晉之息。
古人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還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如果說濤龍少年的傳統(tǒng)畫功底從基礎上極大地加強了其國畫的構圖能力,那么其長期的書法練習更加強了線條的骨力和傳統(tǒng)的氣韻,濤龍從書與畫的契和之處漸悟到了傳統(tǒng)書法和繪畫的共同特點,初師古法,后無定法,為我所使,繼傳統(tǒng),求變化,順其自然。其畫之技法注重在開合之中求變化,從書之筆意和畫之韻味悟起,在心態(tài)自然的狀態(tài)下,于師古和融今處激發(fā)靈感。故其畫風不激不厲,風格淡定、中和,又凸顯出個人的特點。 十幾年來,濤龍在臨摹和創(chuàng)作中,皆精勤不已,練習不輟,書和畫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年的辛勤耕耘,濤龍在書法和繪畫藝術上成績斐然,近年來,他不斷的強化作品的靈性和動感,追求變化與氣勢,特別通過臨摹法帖及研習古代畫風,努力探索天機自然之妙,務求心誤手熟,形成自己的風格。
觀其畫作《毛馿圖》用墨酣暢淋漓,沒有一絲的做作,濃淡大小,干濕輕重,完全符合型,不落窠臼,其意趣天然,韻味厚重,凝重處頓之山安,似淵停岳峙,飄逸處導之泉注,若行云流水,神采獨具,滿紙靈動,渾然天成,一瞥一捺,發(fā)自內(nèi)心,顯示了他扎實的功力和藝術造詣。 濤龍的作品曾多次參展并獲獎,受到書畫界人士一致好評,并被國內(nèi)外友人收藏。 2002年作品《火鍋與葡萄》參加陜西省“新世紀杯”獲特別金獎。 2002年《雄居山林》老虎長卷在濟寧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上專題報道。 2003年畢業(yè)于山東東方藝術學校并留校任教。 2004年4月參加中國畫藝術研究院主辦的“信和杯”國畫展并入選《名家之作》。 2004年5月6日在山東東方藝術學院舉辦第三次個人畫展。 2005年國際炎黃出版社出版《侯濤龍作品集》一書。 2007年參加天津第二屆青年花鳥畫展 2008年12月赴日本名古屋市舉辦個人國畫展。 2012年12月舉辦侯濤龍回報家鄉(xiāng)母校展, 2013年5月世界助殘日,愛在行動,在中國殘聯(lián)捐贈《毛馿圖》并被北京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現(xiàn)為南京南唐書畫院花鳥畫研究會副主任。牡丹傳媒書畫院常務副秘書長。魯西南畫馿第一人!
甲午之春,頂縷縷寒意,趟響一路零星碎雪,筆者來到號稱魯西南畫驢第一人的畫家侯濤龍的畫室里,我感覺他樸素的似乎就是一個純文人。談話間不時有縷縷暗香迎袖撲鼻。嗅著墨香和書卷味道和一頭“犟驢”的執(zhí)著,我和畫家侯濤龍談起了繪畫藝術。 其實,對于畫家侯濤龍的名字我早就聽說過,只是交往甚少,后來喜歡上美術后,逐漸接觸到一些畫家,便有了直接和近距離的接觸與交往。經(jīng)過時間歲月和文化交流的不斷磨合,使我對畫家侯濤龍有了最初人格的定位和藝術走向的了解以及他對繪畫理念的追求與認知。
畫家侯濤龍,號‘馿友;水辰道人,生于孫臏故里山東鄄城,自幼酷愛書畫,少時師從著名畫家周同雷、吳靜涵先生學習傳統(tǒng)繪畫,后深造于天津美術學院,受霍春陽、何家英教授等諸位名家教誨,專心國畫。山水、花鳥、人物無不涉獵,其畫取八大之風,書近魏晉之息。在大師的引領下,使他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他的畫意從單純的藝術唯美向更深邃的藝術根源挖掘最初文明碎片。 畫家的天才最早呈現(xiàn)在他學生時代,天真少年時期他已開始顯現(xiàn)出藝術上的天賦。每每步入新華書店他駐足于書畫柜臺前,仔細閱讀挑選喜愛的畫冊、畫譜,買回家讀透后從畫中出來再進入畫中。流連徜徉思索反側,反復臨摹,從此中國畫中樸素自然的山花野卉、靈山妙水深深吸引著他,令他癡迷。在中國畫藝術長廊里他仿佛覺得自己置身于色彩斑斕意境中沉醉。
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閱歷的不斷積累,繁瑣的工作也在磨礪著這個年輕畫家,他一邊嚴格把握事業(yè)走向,一邊把握狼毫長鋒,他用人格對待工作,他用色彩皴染渲染繪畫藝術。為了尋找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侯濤龍經(jīng)常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或徜徉于鄉(xiāng)村田野,實地觀察寫生,從生活中獲取創(chuàng)作靈感。山花野草間、枯樹幽溪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我認為作為一個出色的畫家,觀察生活是一個畫家向世界敞開自我,體驗則是畫家把自己以感性的方式投入到所觀察的事物中去。其實,畫家的作品本身來源于生活但它又遠遠高于現(xiàn)實生活,生活和作品本來就存在著古老的對立和矛盾。中國的現(xiàn)實主義寫實畫家如果單單就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寫實畫家,我覺得他的繪畫道路將會越走越窄。我想還應該吸收、汲取、借鑒其他流派和風格的精華。詩人艾略特說過:“如果你不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你將會毀滅;如果你僅僅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你也將會毀滅。”其實畫家也是如此。
追求繪畫藝術是畫家侯濤龍選擇的目標,他憑著對繪畫藝術的感悟和自信,憑著對自然生命的敏感與癡情,使他的藝術天地曠達朗潤亮麗嫵媚了,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從簡約到繁瑣,再從繁瑣回到簡約。因為祖國畫從最初的黑白灰開始,結束于色彩中。在簡約的繪畫理念上,他感受到了中國繪畫藝術生命力厚重強大,他的認知和感知以及對色彩的走向與外延,隨著自己不斷的成熟擴張和延伸。 侯濤龍立足傳統(tǒng),但不拘泥之中。他的大部分作品均有現(xiàn)代平面構成的節(jié)奏和韻律,這是侯濤龍繪畫圖式的重要元素。他吸收了現(xiàn)代美學的概念,將傳統(tǒng)的中國畫和現(xiàn)代繪畫藝術有機地結合,努力嘗試一種恬淡平和的融會貫通,這也是他藝術語言的表達方式,是他多年探索的積累。侯濤龍深知繪畫理論的重要,所以,他非常注重藝術理論的學習。在努力鉆研畫理畫論的同時,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為他日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在畫家侯濤龍的藝術作品中,始終洋溢著一種對藝術依戀追求的激情,這些依戀追求源于他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真誠與投入,作品因而洋溢著一股性靈之氣,空靈和禪意。展示出清新的視覺美感與熱愛自然而產(chǎn)生的動人氣息。畫中放意而行、筆勢悠揚。細觀其作,整體的氣勢把握、局部的穿插組合、細節(jié)的生動刻畫、技法的靈活運用,皆頗具文人風范和傲骨。他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極致聰慧的繪畫語境,從嶄新的藝術視角展示了中國畫的傳統(tǒng)美與形式美的和諧統(tǒng)一,以及深層的人文內(nèi)涵,具有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感覺。
侯濤龍為人志清行潔,交友豪爽大度,真誠坦蕩,故其畫筆下情感激昂、紙上本性坦露,縱橫馳騁中見儒雅之氣,沉著痛快中見清和之韻,充分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態(tài)度。其實,畫家的作品,就是畫家的人品。 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畫家,他的胸襟要高、立志要高、見地更要高。沈德潛說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然而,中國很多畫家是一條腿走路,會畫不會題款,會畫不會書法,會畫不會篆刻。侯濤龍的畫不僅文人味十足,而且他的書法題款更有詩人的味道。有人說他的畫好,他的書法也很好。他的作品氣韻性靈,有唐代山水詩人王維的繪畫風行。蘇東坡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侯濤龍認為,創(chuàng)作應是有感而發(fā)的,是來自生活中的感受,只有加深對生活的理解,依托生活的場景,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生活氣息的作品。期待侯濤龍的作品在大氣霸氣的宣紙上和藝術空間里盡情的潑墨皴染文人的豪爽與執(zhí)著。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