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丹青落畫卷,卓姿仙骨呈世人 ——著名書畫家馬濤先生《松鶴延年》欣賞 ![]() 馬濤先生精心創作(資料圖)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國際書畫藝術網 訊:在傳統的繪畫作品中,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借助物象的自然品性,加之象征意義的創造,在花鳥畫領域這種手法的應用尤為突出,如人們熟知的“梅、蘭、竹、菊”四君子,以及“松”、“鶴”等。在眾多作品中,«松鶴延年»是古往今來畫家們爭相創作的象征富貴長壽的作品,更是千家萬戶求之不得的畫中上品。著名畫家馬濤先生是當今創作此類作品的高手之一。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他師古承今,潛心繪畫,大膽創新,以自己獨特的筆風,奇異的構思,深厚的功底,精巧別致的畫工,創作出一幅幅風格迥異的群鶴延年圖。在此基礎上,開拓出一片寫意畫鶴的新天地。仙鶴那種“綽綽神姿,婷婷仙骨”,通過馬濤先生的妙筆,表現得淋漓盡致。那神韻,那仙姿,那高雅,無不讓人嘖嘖稱贊。 ![]() 九鶴圖 我們眼前這幅《松鶴延年》集眾鶴之姿,群鶴之態,匯松之傲霜斗雪,卓然不群,妙筆丹青落畫卷,卓姿仙骨呈世人。 這幅作品里九鶴群聚,各顯風姿,鶴鳴長嘯,交相呼應,其樂融融。畫的最左邊那只仙鶴,兩條修長的青腿微微下躬,優美彎曲的脖頸扭向胸背處,赤紅的朱砂長于頭頂,尖尖的嘴巴輕閉,既要呼應同伴們的歌聲,又要分享同伴們的和諧相處的快樂。仙鶴彎腰翹臀,身體前傾,把健碩豐韻的軀體淋漓展現;最右邊一只仙鶴,遠遠的昂首挺胸邁步站立,潔白的玉羽冉冉生輝。纖細的雙腿挺拔而立,端莊飄逸的黑羽垂于尾部,秀美的脖頸呈“S”型優雅的抬起,耀眼的丹頂懸于腦后,鋒利的嘴巴“V”型張開,一聲長嘯,直達九霄。這只仙鶴猶如群鶴的英武戰士,時刻保衛家族的安寧。在他的對面是一只姿態優雅,扭頭仰視含羞而立的仙鶴,我想他們定時情侶,彼此傾訴愛語;畫中最感人最生動的是這個場景:一只幼鶴俯身半蹲,仰著頭,張著嘴巴。對面一只雌鶴仰腹收尾曲頸低頭,嘴中銜著食物遞向幼鶴口中。幼鶴身后俯身站立著一只雄鶴,頭緊挨著幼鶴的身體,看護著幼鶴,以防其他入侵。他們的兩側各自矗立著青年鶴,那應是幼鶴的兄弟姐妹。 好一幅其樂融融的九鶴圖。從整體看,美麗、純潔、高雅、端莊的仙鶴,給人靈動的美,他們的和諧共處給人靜怡的美。在這幅作品的上端,盤曲生長著蒼勁的松柏,如一位歷盡滄桑的老者,揮舞著雙臂,傲然屹立。粗獷寬厚的臂膀,象征著松柏枝干的粗壯、渾厚和滄桑;樹干和枝芽間鑲嵌著大小不等的枝斑,那是生長的烙印,那是生命的力量,那是千年不朽的見證;蒼翠的針葉交錯著,如一把把油紙綠傘,把畫面襯托的古樸凝重,莊嚴素雅。整幅畫動靜結合,黑白交錯,濃淡相宜,活潑中不失寧靜,高雅透著淳樸,厚重中不乏活力,遠景近物妙不可言。 馬濤先生筆下繪出的仙鶴,姿態萬種,有空中飛翔的,有佇立的。馬濤先生深刻地領悟了松鶴延年之意,用心靈去勾畫一幅幅松下之鶴、松中之鶴、鶴中之松,竭盡全力地表現松的雄勁挺拔和鶴的外柔內剛,以表現自己對作品中內涵的敬意。細細品嘗這幅《九鶴圖》就會讓人們多一份心安,少一些浮躁;多一份和諧,少一些爭斗;多一份知足常樂之心,少一些聒噪攀比之風。 繪制仙鶴松柏是馬濤先生繪畫的一部分,先生筆下的花草魚蟲,山川河流,飛禽走獸,人物素描無不惟妙惟肖。(夏蟲) 馬濤先生仙鶴系列作品欣賞: ![]() ![]() ![]() ![]() ![]() ![]() ![]() ![]() 馬濤先生簡介: 馬濤,1958年5月出生于陜西楊凌,畢業于中國書畫函大國畫系,現任國際保護民間文化藝術組織主席團主席、中國八一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網首席藝術顧問、中國國際國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臺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國際知名文藝家、世界華人藝術領袖、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西安秦宛書法學會會員、東方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國際藝術網藝術顧問、世界華人美術學會副主席。 幾十年來,馬濤先生有許多作品參加區、市、省、國家、國際舉辦的書畫聯展中獲得大獎,其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入編《世界傳世名畫書法鑒賞》、《跨世紀世界書畫家名家大典》等上百種書畫作品集,被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授予“最具藝術風范人物”、中國國學會授予“著名國學學者”、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授予“人民書畫藝術家”、中華藝術學會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等榮譽稱號;曾獲得首屆全球華人“百花獎”、國家藝術大獎金獎等在國內國際非常有影響的大獎。主要藝術成就載入《中國專家大辭典》、《21世紀中國知名專家文庫》等數百種典籍。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