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最美中國符號網 訊:成名中醫師,鄉村醫生,湖北陽新人。2016年創建湖北易杏堂中醫藥科技公司,任董事長;2016年創建陽新易杏堂中醫研究所,任所長。2013年入圍新華網中國好醫生評選;2014年入圍中央電視臺最美醫生評選,并在網上展示。2014年被評為由國務院新聞辦,國家網絡信息辦,文化部指導的最美中國符號人物;2015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2015年度最佳中醫;2015年度身影榜樣人物;科學家論壇提名獎。 ![]() 近日中央電視臺《點亮人生》欄目由中國品牌管理科學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經貿導刊雜志社、中國發展網、華人時代網、愛心中國雜志社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時代楷模第12屆愛心中國公益人物評選成名獲得10大杰出人物榮譽。并作為全國50名民間國醫代表之一,邀請參加第四屆岐黃論壇“民間中醫創新人才暨‘民間國醫傳奇’國醫紀錄片啟動儀式"會議。會議中中華中醫藥學會向成名頒發出席民間國醫紀錄片證書。這是中醫藥的界少有的殊榮。各大網站紛紛報道。 ![]() ![]() 成名中醫師,生長在湖北陽新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看到親人和身邊的老鄉因為無錢醫治而去世,從小就萌發長大一定當個好醫生。受古語“讀書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影響,初中時就一直自學中醫。1990年開始臨床。在90年代,那時候農村很困難,很多人無錢治病,有病只能拖,最后病死。農民無錢去醫院治病,只好找鄉村醫生,民間中醫看病。那時村里的人生病來找成名,基本都是賒賬,有的賒賬后一直沒有錢還。賒賬讓成名無錢去進藥,只能借錢去進藥。弄得成名自己生活也困難,這時候常常引起家人抱怨,說別人做醫生賺錢,你做醫生連生活都過不下去。將來孩子怎么辦?每到這時,成名也著急,想盡辦法生活下來,這樣熬了10多年。隨著國家政策開放,鄉親們去沿海打工,經濟搞活了,成名的生活也改善了,醫術也在提高。收入增加了,同時幫助了很多貧困家庭,特別是醫療健康方面提供幫助,減免或優惠醫藥費用。在公益事業的道路上,他一直在堅持幫助他人,得道廣大老百姓的稱贊。其中減免或免費給貧困病人的醫藥費用幾十萬元,還經常聯合各界人士,社會團體做公益慈善活動。對貧困學生,孤寡老人進行資助或者提供醫藥治療。用一顆仁愛的心去幫助老百姓,默默奉獻自己的人生,付出艱辛的勞動。 ![]() 臨證中醫26年,一直在農村用簡便廉驗的中醫藥為農民提供健康服務。不打針,不輸液,純中醫藥治療病人。成名堅持每日臨證,運用中醫藥治療患者數萬計。每日全天的門診,從不收診費。為了能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就診需要,他經常把門診時間提前到早上6點多開始,一忙起來有時候早飯和中飯一起吃,有時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對待病人盡心盡力。無論老少、貧富,成名都耐心為其診治。他時常教育學生“醫者仁心,作為醫生,無論患者病情輕重、地位高低,對待每個患者都應是一樣的。”臨證時,要對病人有愛心,要先讓病人放下心,進行心靈的交流。減輕病人的思想包袱,只要病人心理放松,精神自然振奮,免疫力自然提高,再加上藥物的調理,自然事半功倍。治病先治心,作為一個中醫師應該具備這種治心的技巧。精神崩潰,百藥難施。所以臨證要具備,愛心,細心,耐心,加上一意。意即雙方信任,意見一致。
成名被《赤子雜志》,《世紀人物雜志》,《中華風采人物雜志》,《大中華醫藥雜志》,《中外名醫風采雜志》,新華網,央視網,搜狐網,中國焦點新聞網,山東法治網,科學導報,中國全民記者網,中國經濟報道網,中國民主與法治網等上百家媒體報道過。成名發表幾十篇醫學論文,分別刊登在《中國中醫藥報》,《科學導報》,《民族醫藥報》;《中華特色療法雜志》,《環球中醫藥雜志》,《杏林新秀雜志》;中國網,最美中國符號網,中國全民記者網,中國法制傳媒網等上百網站。
![]()
如今有很多人來找成名合作,開發中醫藥產品,合作做中醫藥產業。成名婉拒了很多單位的高薪聘請,他愿意堅持守在他的家鄉為地方百姓服務。他的根在農村,他習慣了這種鄉村生活。治病救人成了他的習慣。中醫藥事業是他一生追求,他在學習進步中。取得的榮譽激發他更加努力奮進,他從沒有驕傲而停步。他的理想就是實現自己的中醫夢,人民的健康夢。
成名中醫師為實現自己的中醫夢,30年來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學習,臨證,總結經驗。經常參加各種學術論壇,中醫藥學術交流會。并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如原副總理吳儀,原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彭佩云,顧秀蓮,原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周鐵農,徐匡迪等。在工作中得到湖北省領導,國務院相關部委領導的支持。在人生的坎坷道路上成名遇到倆個重要的老師,一個是讀函授時的校長,著名的中醫專家,張俊庭教授,后來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特色醫療合作中心當主任,他給予了成名很大的支持,并指導成名學習,多參加學術交流,多發表文章。一個是著名的中醫藥專家江淑安,原來是湖北麻城衛生局局長,后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工作,他鼓勵成名多參加中醫藥學術交流,開闊視野,增加學識。并鼓勵成名多寫臨證醫案,總結經驗,并把經驗發表在醫學雜志和醫學書籍。 ![]()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