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活起來”是近幾年文博行業一直在著力推進的事情,中國的博物館正在經歷著“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的觀念轉變。我們能明顯感覺到一些博物館的變化,比如更多元了、文化服務和教育功能愈發凸顯了,但是在互聯網、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文博行業依舊面臨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我們的行業準備好了嗎?近日《領航》欄目組邀請到了北京數字博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宋戰武做客本欄目,有幸讓他和大家共同探討這些話題。 ![]()
據悉,北京數字博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建于2008年,是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智慧創新設計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擁有獨立軟硬件開發能力和計算機系統集成相關資質。企業目前重點打造“數字博文®”“數博城市®”兩個產品與服務品牌。立足文物預防性保護(智能文物展柜)、智慧展陳、文博數字服務三個領域,一是針對文博展館的文物保護和展示技術的專業研發與實驗研究,代表產品是博物館專業文物展示柜和特種文物展示展具。二是針對博物館展陳項目中的多媒體交互展覽裝置的研發生產與制作。由于每個博物館展陳需求不同,最終呈現的成果也不同,主要為整個展陳增加交互體驗感、展覽生動性和趣味性。三是智慧博物館體系建設及系統集成及相關技術開發。主要包括智能文物保護、智慧展示(保護互聯網線上展示)和智慧運行。
在節目中宋戰武介紹到,北京數字博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恪守“立足傳承、勇于創新”的企業發展理念,堅持以多學科、多專業智慧群體為組織核心,以文博行業的物聯網、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等方面技術產品服務為主線,不斷匯聚“高、精、尖”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術團隊,為文物保護與展示提供支持,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運營模式,先后取得國家軟件著作16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
談及行業的發展現狀,宋戰武說到:“不管社會如何發展,科技如何進步,功能如何演進,博物館保護歷史遺產,傳承優秀文化的終極使命,始終不會改變。不管是收藏、保護、研究、展示,還是其他什么功能,博物館最終是要為人服務的,未來博物館之間的競爭,是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競爭。” 當主持人問及未來的發展愿景時,他分享到智慧博物館體系建設,是博物館進入新時代后運營建設工作的重要部分,數字博文經過不懈努力,已建立和研發整套體系化的解決方案,在實際項目建設過程中也得到廣泛驗證與認可。在多元、智慧信息時代,數字博文愿意與博物館人一道,為我國豐厚文化遺產保護、優秀文化傳統傳承傳播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