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沉淀和包含了消費者的認可、喜愛和信任。將品牌與文化進行融合,為中國品牌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企業故事,傳播中國品牌聲音,企業微紀錄片《態度》由此而生。 本期《態度》,我們來到了千年來在齊魯圣賢文化滋養下的山東,為您講述山東三豐香油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與小磨香油之間的故事。 ![]() 董事長王志 這18年只做芝麻大的事,再讓我選擇100遍,我還選擇做芝麻行業——王志。 在2000年前的王志做過批發零售,為各種調味料生產企業做過罐裝,但是他發現當時的市場上充斥著不少的假冒偽劣產品,惡意的價格戰更是把眾多像他一樣老實經營的廠商逼到了死角。王志經過仔細分析之后做出了這樣的判斷:高品質永遠是市場的主流價值觀,低價競爭,只能是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因此,他做出了逆水行舟般的大膽決策:選用優質的國產芝麻,秉持傳統小磨工藝,自主生產高品質的小磨香油。就這樣,從一開始用一兩臺磨試著自己生產,直到后來有了生產經驗以后的不斷擴大規模,才有了如今的“三豐”品牌。 這么多年來,王志一直專注芝麻行業,當股票期貨火的時候,王志在做香油;當房地產火的時候,王志在做香油;當融資信貸火的時候,王志依然不為所動,還在秉持工匠精神專心研究香油,專業生產香油,專一經營香油。不做大河里的小魚,專心要做小河里的大魚。山東三豐因為“專”注贏得了業界尊重,同樣是因為“專”,給了消費者足夠的安全感和更多的放心消費體驗。 “本來、本色、本味” 這是王志對三豐產品的詮釋。 “本來”是本來如此,香油本來就是用芝麻來做,不用芝麻所做的香油就成了“亂來”;“本色”是不虛不假,保持原來的樣子。原汁原味的香油本身保持著一種自然根本的特點,發生改變便違背了規律;“本味”是一種自有的狀態,是經過物理加工之后自然留存呈現的味道。香油要有本來的氣味、氣韻和風骨,不然就“變味”了。所以,做產品要守住“本來、本色、本味”這條底線。在山東三豐香油有限公司廠區內的一處牌坊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工料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在屏風墻上還有一副對聯上書:“純麻雖貴定不敢添余雜,磨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字字句句,本心可鑒。在保證三豐各系列產品質量的同時,每瓶每袋每罐的實際容量都會比標識多出一點。比如280克的,至少多裝5克。讓人感動的是,這一“潛規則”絕大多數經銷商和消費者不曾察覺。 ![]() 三豐芝麻醬 有機芝麻醬等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的產品體系,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美、德、法、俄、澳、日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海內外用戶的廣泛推崇和一致贊譽,產品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日本有機產品認證和歐盟有機產品認證,以及美國FDA認證。成為山東省最專業的香油生產及芝麻深加工企業之一。“三豐”品牌榮獲“山東名牌”和“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2005年企業在同行業中率先獲得“有機食品”認證,并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三同”認證企業。(即“同線同標同質”,是指出口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2017年,企業還在齊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此外,三豐還把傳統文化引入到企業文化建設當中,開設了“三豐國學堂”,公司員工每天早班上班前20分鐘集體誦讀《論語》《大學》《中庸》等傳世經典成為慣例,“子曰子曰”成為每天早晨回蕩在三豐廠區的最美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