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經濟視野北京訊:再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就進入小麥收獲的季節,而河南省鄭州市滎陽賈峪鎮木匠洼6組、11組村民望著被推掉的橫七豎八的麥苗,禁不住淚花翻滾。當地黨委政府打著土地流轉的幌子,在未與村民簽訂任何土地租賃協議的情況下,授意開發商鏟除了村民地里生長的“口糧”—小麥,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河南省政府所在地鄭州市的不足20公里處,可說是“眼皮底下”,而河南省政府此前曾三番五次下文,嚴禁以任何理由毀青。 賈峪鎮位于鄭州市西南20公里、滎陽市區東南 16公里、新密市東北 25公里的“金三角”地帶,與鄭州市西三環路、310國道緊密相連,距鄭州國際機場40公里,全鎮總人口5萬人,耕地面積6.9萬畝。是一個典型的人多地少的鄉鎮,尤其是近年來鄭州市滎陽城市框架的拉大、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作為農民命根子的土地尤其是農田日益縮減。 3月14日,記者一行途經滎陽市看到的是一片片繁忙的建設場景,而距離賈峪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處的幾個村莊顯得格外地寧靜。知情人告訴記者,這里看似平靜,其實也是暗流涌動,其中緊鄰公路的祖始行政村木匠洼自然村100多畝良田已被強行征占、麥苗被毀。 知情人所說情況不假,在祖始行政村木匠洼自然村東,確實有一大片麥田被毀,傾倒的綠油油似乎在哭泣(如下圖 )。 ![]() ![]() ![]() ![]() 一名正在一旁地里剜菜的婦女介紹,她雖不是木匠洼村的,但她清楚地記得在10日的下午她經過附近時看到麥苗還好好的,第二天一早發現成了這個樣子,毀麥的事應發生在10日的晚上。她說,趁夜色掩護所干的事應是不正當的。 采訪間,木匠洼村一名姓周的村民騎自行車從出外歸來。看記者一行正詢問情況,他拉著記者走進田間,隨手拾起一把麥苗痛心不已。他眼含淚水地說:“再有兩個月就成熟了!你看多可惜呀!”他告訴記者有開發商租他們村的地不假,說是每畝每年1500元,另包青苗費每畝800元,但還沒給村民說好,更沒簽什么協議,怎么說毀麥就毀了呢!據他透露,這片地是村里一名組長給自己的女婿預留的,說是準備搞開發。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在賈峪鎮政府等了一上午并多次與相關負責人聯系,但沒能聽到任何工作人員對此事的情況解釋。下午4時,記者在賈峪鎮黨政辦公室終于等來了一名姓王的主任,但他說記者采訪須持有當地宣傳部的公函,否則拒絕回答任何問題。無奈之下,記者只好來到滎陽市委宣傳部。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記者采訪并不需要宣傳部門出什么公函,并立即通知賈峪鎮政府接受采訪。經多次催促,直到下午6時,賈峪鎮政府才讓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轉給記者一份極其簡單的情況說明。 賈峪鎮政府這份情況說明不足300字,文中除一再強調該片土地是用于功能肥料高效農業試驗基地,符合土地流轉政策且按要求簽了協議外,沒有其他更多的細節,更沒有說明毀青的原因及毀壞農民麥田的依據。 河南省政府早在2010年就下發過通知嚴禁毀青。2012年3月26日,河南省政府再次下發禁令,任何單位、任何個人嚴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毀壞莊稼青苗。任何用地、開發都要等莊稼收割后才能進行,要求任何單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嚴禁毀壞青苗,對已經發生的毀青事件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對毀壞麥田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照有關法規,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對于賈峪鎮木匠洼村百畝麥田被毀開發或建所謂的高效農業基地,賈峪鎮政府主要負責人是不是已涉嫌嚴重瀆職?是不是應受到嚴肅處理?我們將拭目以待! 來源:中國輿情觀察新聞網http://www.zgyqgc.com/news/ms/4692.html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