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中國新聞廣西平南訊(黃光榮 張晨煒) 一個沿襲種植黑豆習慣,延續至已有一百多年光景的小山村,從未像今天這樣開放,自信。 1月13日,在廣西天等縣進結城鎮天南村舉辦的"首屆天南黑豆養生節"開幕式上,吸引來自廣東,湖南,貴州及廣西周邊地區300多客商慕名而來,一起分享被當地人稱為"從石頭縫里長岀來的"黑珍珠"的豐收喜悅的同時,也有不少商家與村民簽約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服,共同制定脫貧致富目標。
客商在品嘗黑豆養身美食 張晨煒/攝 天等縣是廣西國定23縣貧囨縣之一 ,同時也是中國長壽之鄉,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條件,造就適宜的生態人居環境,是名副其實的“避暑養生勝地”,更是宜耕宜種的好地方。但由于歷史的原因,進結鎮天南村是該縣典型的石漠化山區片貧困村,祖祖輩輩以旱地為主,常年缺水,群眾因地制宜,沿襲種植土黑豆的習慣,延續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光景。山區片的村屯土地貧瘠,遍地都是石頭,肩挑馬馱、牛耕鋤刨仍然是這里的耕作方式,在石頭縫里種植黑豆,是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由于日照充足,自然環境優越,進結鎮種植出來的黑豆皮黑個小營養高,被當地人稱為“石頭縫里長出來的黑珍珠” ,堪稱天然綠色環保。廣西糧油檢驗檢疫站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其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都遠優于一般的東北黑豆,是養生的重要食材。
天南康源黑豆種植合作社社長黃萬成接受媒體采訪 張晨煒/攝 近年來,天等縣為著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積極發展其他特色種養業,擴大“一鄉多品”、“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規模,建立一批農業生產示范基地。2017年天南村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動員群眾成立黑豆種植協會,采取“協會+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協會提供技術支持和資金幫扶,建立黑豆種植基地,發動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大面積種植黑豆,種植面積由往年900多畝,擴達到2000多畝,總產量達360多噸,創下歷史新高。
村民在刨種黑豆 望來年有個好收成 張晨煒/攝
從千里之外,趕來參加天南村黑豆養生節的深圳許老板說,他就奔天南村久負盛名的從石頭縫里長岀來的"黑診珠"慕名而來的。他要把天南村的黑豆打入深圳市場,讓市民也能吃上山里種岀具有別樣美味,滋補養身的高蛋白黑豆豆品。
當天, 廣西巨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杰 、廣西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艷、天等縣三農土特產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明強8家公司,與天南康源黑豆種植合作社主任黃萬成簽約購買該村20萬斤黑豆的合同。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