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網-教育頻道 訊: 廣西民族大學大學生社團聯合會主席馬超升說,目前社團管理出現流動性大,專業化欠缺,活動模式單一等現狀,自己之前一直在思考,有的社團為什么發展越來愈好,而有的卻難以為繼。研討會上北京專家的觀點給了他不少啟示:“除了管理的原因,活動設計有沒有精心包裝也很重要。”他說,該校有55個社團,相思湖文學社組織的大學生現場作文大賽,在全區高校中辦了10年,每年幾十所高校的學生都會來參加這次比賽,原因就是,比賽的形式比較新穎,而且可以得到廣西文學名家的點評,“很能吸引學生的眼球”。相反,一些社團一直沒有設計出有趣、有號召力的活動,所以會員寥寥。 廣西大學學生社團聯合總會陸少波告訴記者,廣西大學學生社團分為公益實踐類、學術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四大類,從參與人數、活動影響力、社團管理等多方面看,公益實踐類是發展最好的社團。陸少波說,“針對目前高校學生社團存在文化傳承難、專業化等困境,他們學校正在探索社團資源整合。”廣西大學60多個社團,根據性質相似度進行整合。目前,已經將愛心協會和青年志愿者協會整合為廣西大學生青年志愿者聯合會,將越南語、泰語、日語等社團整合為語言類社團,還將考慮整合壯語言社團和壯族文化社團,避免兩個社團活動開展出現重疊,實現了人力、物力資源共享。 廣西醫科大學校團委劉老師介紹,學校30多個社團,除了9個與醫學相關的社團活動開展比較好之外,體育、文化類的一直開展不起來,影響力小。對此,她認為,活動要有創新思路,每個社團要有專業化的老師指導,在社團文化傳承上學生社團活動要與學校的辦學特色聯系起來。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劉衛兵教授說,因此,學生社團活動要找準現代大學生的興趣點,從活動一開始,就從活動廣告、活動口號、活動的配套計劃等各方面入手,連活動名稱都很重要。有響亮、直指人心、點明主旨的活動名稱,能起到一呼百應的作用。例如,共青團組織的“保護母親河”大型公益活動,如今在全國各地開展得轟轟烈烈。但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年,效果“乏善可陳”,沒在青年群體中引起關注。當時這一活動名字是“中國青年綠色行動”,沒有注入感情色彩,人們一眼也看不出活動是干什么的。 陸少波作為社團聯合總會的負責人,自己從社團開始做起,現在做了四年。他認為,在政策扶持上要“抓小放大 ”,合理整合社團資源,內部管理要有章可循,晚上社團管理制度。廣西高校團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廣西70多所高校中,大約一半的大學生參加過學生社團,在一些社團活動發展得好的高校,每年社團“招新”就超過5000人。因此,如何將社團活動設計得有聲有色,讓大學生們在其中能學到知識、鍛煉能力、獲得快樂,是教育工作者應該研究的問題。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