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史見證紅軍烏蒙山回旋戰赫章歷時19天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前沿時報網發現頻道 訊: 中國大河風暴發現烏江報道組 李才武/文 劉世艷/圖) 從1936年2月27日起,到3月16日止,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赫章,一邊艱苦轉戰,一邊進行擴紅和反蔣抗日宣傳,經由赫章縣野馬川、媽姑、財神、可樂、河鎮等地230余個村寨,行程1300余華里。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以赫章為中心展開著名的烏蒙山回旋戰,自1936年3月2日野馬川會議后,取得轉折性、決定性重大勝利,紅二六軍團跳出10倍于幾的強敵包圍實現北上抗日,從此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80年后 ,中國大河風暴發現烏江報道組匯集各方資料和軍史資料,發現并見證紅軍野馬川會議后烏蒙山回旋戰的重大價值,“倒逼”近年來發展以文化旅游為地方龍頭產業,但幾乎“冷漠”了自身僅次于貴州遵義的厚重紅色歷史文化價值,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赫章”的貴州赫章,如何后發躍起搶打紅色文化牌。打造中國“第二遵義”?策劃人憑借軍史見證,再次建言赫章縣決策層和赫章人民,不惜一切代價原址恢復野馬川會議會址并建成附屬紅軍紀念公園等重要設施,強力開挖赫章紅色文化的“金礦”。 ![]() 已經成為記憶的紅軍野馬川會議會址原貌 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在黔西北創建革命根據地,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建設根據地的革命活動。此時,萬耀煌、樊嵩甫、郝夢齡、李覺、郭汝棟5個縱隊81個團直赴黔大畢地區,對黔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 面對嚴峻的形勢,紅二、六軍團與敵人展開了一系列的反“圍剿”斗爭。由于形勢急劇變化,紅軍于2月27日退出畢節,實行戰略轉移,準備從赫章、威寧、過云南北上。為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紅二、六軍團在烏蒙山地域與敵人展開周旋,歷時23天,終于擺脫敵人,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 莽莽烏蒙,乃貴州高原之“屋脊”,地域廣袤,是滇東北走廊的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對于紅軍的到來,川滇黔三省軍閥之間各有各的打算,云南省主席龍云害怕紅軍進入云南,又怕蔣介石再用“假途滅虢”的故伎,使自己落得黔軍王家烈的下場,所以他把孫渡縱隊全部放在威寧、昭通一線堵防,企圖與追擊紅軍的蔣軍形成夾擊之勢,逼使紅軍北走四川。四川軍閥亦害怕紅軍渡過金沙江與四方面軍匯合,楊森和李家鈺等部數十個團趕到沿江地域防堵。萬耀煌、樊嵩甫、郝夢齡三個縱隊因有蔣介石的督戰,沿畢威大道及兩側平行向威寧方向進逼,李覺縱隊沿織金,郭汝棟縱隊從大定向水城、威寧截擊;顧祝同則想利用川軍、滇軍的防堵之勢,以重兵從東西兩側壓逼,企圖把紅軍消滅在金沙江以東的川滇黔邊境。 ![]()
云南省鎮雄縣烏蒙山回旋戰項目建設工作會議
1936年3月2日,紅軍二、六軍團總指揮部在赫章的野馬川召開會議。會議在野馬川中街大地主劉義蒼家二樓進行,參加會議的有紅二、六軍團首長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人,會議認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兵力部署、烏蒙山區的氣候、群眾思想基礎等情況,研究了烏蒙山回旋戰的具體措施,擬定以赫章為中心,在威寧、赫章、鎮雄、彝良、昭通一帶與敵周旋,選擇有利戰機和地點殲滅敵人,向滇東轉移。鑒于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夏曦已于2月29日在畢節楊家灣與赫章江南屯交界的七星關犧牲,會議決定任命張子意為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袁任遠為政治部副主任。 根據野馬川會議的決定,從此烏蒙回旋,紅二、六軍團取得轉折性、決定性重大勝利。 ![]()
烏蒙山回旋戰示意圖
1936年3月3日至4日,紅軍到達媽姑和水塘地區。5日,主力部隊向可樂方向前進。6日,紅二軍團分兩路向毛栗寨、色甫至以則河以北的云南寸田壩行進,紅六軍團到達可樂。7日,紅二軍團在寸田壩休息,紅六軍團經倮依、以則河、板底至云南奎香。敵樊嵩甫縱隊緊追不舍,紅二、六軍團遂將主力從奎香、寸田壩調回到法沖、以則河一帶伏擊樊嵩甫縱隊二十八師,史稱以則河戰斗。 按照部署,紅二軍團四師和六軍團十六、十七兩個師擔負伏擊樊部二十八師的主要任務,紅六軍團五師到以則河東北地區游擊,鉗制國民黨二十八師東側之七十九師。8日清晨,紅軍各部隊進入指定伏擊位置,國民黨二十八師由可樂沿紅六軍團行進路線分兩路向奎香、寸田壩追擊,先頭部隊一個步兵連出倮依,沿以則河谷向法沖搜索前進,一個騎兵連從以則河右側出毛栗寨經苗營、埡口向法沖偵察前進。8時許,敵騎兵連進入紅四師伏擊圈,樊縱兩個步兵連進到以則河村與紅十七師伏兵相遇,戰斗打響。紅十六師、十七師伏擊部隊一起向敵先頭部隊開火,紅四師聽見以則河戰斗打響,立即從毛辣子山、法卡坡沖下峽谷,與敵騎兵連展開戰斗,將騎兵連一半擊斃,一半活捉。紅六軍團跟進部隊,一部分由等磨梁子,沿以則河兩岸山脊,經銅廠溝迅速占領飛來石北端高地,阻敵增援。紅四師在吃掉騎兵連后,以一部經顏家塘,向苗營、埡口前進,從左側配合追殲逃敵。樊嵩甫得知其二十八師在以則河遭紅軍伏擊,便令七十九師派一個旅由東北方向策應二十八師。紅六軍團正面進攻的部隊從者環山打上苗營梁子,緊追樊縱二十八師步兵連,敵七十九師與二十八師步兵連匯合后,便在苗營、埡口構筑工事阻擊紅軍,紅四師由左側攻擊苗營、埡口,紅六軍團一部乘勢兩面夾擊敵軍,殲敵30余名,搶占了苗營、埡口,敵二十八師步兵連殘部逃向趙家梁子與增援部隊會合,對紅軍實施阻擊。雙方形成對峙,數小時后,紅軍分三路向趙家梁子進攻,紅四師從左右兩路包抄,一部從蔣家河壩正面強攻。經過激烈爭奪,紅軍攻占趙家梁子,斃敵30余名,殘敵向法拉窩方向潰逃。 以則河戰斗,紅軍打死打傷敵軍近百名,俘敵200余名,繳獲長短槍100余支。 ![]()
記者在財神鎮媽嚕村三叉路尋訪到的無名紅軍墳
3月8日,紅軍在以則河首戰告捷后,從奎香、寸田壩向鎮雄方向轉移。9日下午,蔣介石電令孫渡:“悉率所部向彝良奎香方向尋匪截擊”,叫囂要把紅軍聚殲于金沙江右岸。云南龍云向楊森建議,留鹽津一面,以免“再折黔北”,防紅軍東進。然出敵之所料,紅軍于10日進入更加艱苦而又較為安全的赫章、鎮雄邊境。當紅軍行進到鎮雄西南時,郝夢齡縱隊已先進入鎮雄,萬耀煌縱隊九十九師、四十七師、五十四師均到達鎮雄。11日,萬耀煌部十三師先頭部隊到達桃園,紅軍從抓獲的敵逃兵口中得知,萬耀煌親率十三師將從赫章途經哲莊壩開赴鎮雄。軍團指揮部決定,派紅四師、五師、六師先期到達三鍋莊、哲莊壩、黃家營盤、吊動坡、桃園大埡口一帶伏擊敵人。12日,萬耀煌親率十三師耀武揚威地進入紅軍伏擊圈,紅軍在桃園大埡口和哲莊壩將敵從中截斷分割包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經過一天的激戰,殲敵1000多人,繳獲輕重機槍30余挺,長短槍500余支,萬耀煌驚魂落魄潰逃。紅五師十八團政委余秋里在戰斗中負傷。 雖然以則河戰斗、哲莊壩伏擊戰都取得勝利,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紅軍未能突出敵人包圍,只得返回以薩溝一帶,伺機突圍。紅軍靈活機動,巧妙穿插,在方圓百里的地帶與敵周旋,到3月15日,基本上擺脫了大批敵軍的包圍。 ![]()
位于赫章縣結構鄉毛姑村杉樹林村民組白李子溝(王麻子地下方山嘴腳)地界的無名紅軍墳 。據了解,對于這座墳的修建,今財神鎮武裝部長、時任結構鄉副鄉長張健康見證其過程。
烏蒙山區山高林密,坡陡谷深,荊棘遍地,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雖然便于隱蔽,但也給紅軍的跋涉轉移增添了許多艱辛,且部隊給養非常困難。紅軍經常在斷水缺糧中行軍作戰,加之氣候惡劣,天寒地凍,不便快速前進。為擺脫險境,跳出敵人的圍追堵截,16日,紅二軍團由可樂、葛布起程,四師經開戛涉輔處過河到興隆廠、天生橋,六師進到輔處河兩岸向得勝坡方向急進,紅六軍團由平地營、安樂溪出發,再經以則河,第三次進入奎香。 1936年3月l 8日,紅二軍團直屬隊由得勝坡經白沙、高峰、叫口子、馬脖子進入黑石頭的河壩宿營,四師進入居樂,五師進入哈喇河,六師進入黑石頭東部。紅六軍團由奎香進入洛澤河兩岸,經龍街進入四方井、初都巖一帶宿營。19日,紅二軍團分別經沖子河、蜜蜂、二田壩、戛利進入麻乍,20日經老鴉營過馬擺河進入云南宣威的得宜、新樂、倘塘。紅六軍團分別由駐地經賒基姑、仙馬、高橋、新田、番聾、爐堆子進入得勝坡、野雞河一帶,20日進入岔河、貝古、韭菜沖,21日進入倘塘。紅二、六軍團經過23天的艱苦跋涉與英勇奮戰,巧妙地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渡過了非常險惡的時期,直趨滇東,勝利渡過金沙江,踏上繼續北上抗日的征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赫章縣組織編寫了《紅軍長征在赫章》一書,全面記述了紅軍長征經過赫章的史實。1996年1月5日,赫章縣委收到原中國工農紅軍六軍團軍團長肖克為《紅軍長征在赫章》一書的題詞:“紅軍過赫章”。時過多年,記者多方尋找這本書,竟成憾事! 近日,記者從赫章軍史資料上,再次找到紅軍長征烏蒙山回旋戰歷時赫章19天這一最為有力的證據,從時間之長這一“細節”進一步證實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烏蒙轉戰,在赫章的戰斗歷程的至關重要。 ![]()
老年村民指紅軍財神戰斗遺址:嚕跛嘎。這里響過大炮聲音!
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建改擴建紀念設施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及要求,紅軍長征展開烏蒙山回旋戰的赫章近鄰云南省鎮雄縣,紅軍在其境內歷時雖然只有7天,但“醒水”的鎮雄人于2014年5月即已組織力量全力抓好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報批工作。完成史實認定、項目規劃、用地選址報批、可行性研究、資料收集、土地征用等項目建設前期工作。 據了解,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用地面積52畝,計劃財政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為3510.78平方米,主體工程包括回旋紀念館、回旋廣場、紅星廣場、風雨廊、得勝橋、魚水橋、主題雕塑、英雄墻、烏蒙疊嶂主題雕塑、紀念柱、雕塑群、紅軍廳等,配套設施包括接待中心、公廁、綠化帶等。該項目建成后,將同彝良縣羅炳輝將軍紀念館、威信縣扎西會議紀念館連成一體,成為昭通市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經典景區,有利于宣傳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革命精神、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發揮紀念場館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據記者了解,2015年7月13日,鎮雄縣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在該縣政府401會議室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紀念館項目建設相關工作。 會議明確了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的牽頭單位、時間節點,落實了相關工作任務。 會議傳達黨中央關于同意建設烏蒙回旋戰紀念館的批示意見及省、市、縣關于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的批復及指示精神。 ![]()
當地老年村民指當年紅軍財神塘戰斗紅軍開挖戰壕地方,在今財神中學背后山坡上
會議要求,“兩辦”要根據項目建設需要及時調整領導小組領導干部及成員單位,明確相應職責,著力開展相關工作;要及時牽頭擬定項目建設相關報件資料,報政府常務會研討。各相關部門要緊緊圍繞項目的實施,密切協調配合,全力抓好服務工作;各成員單位要立即組建成立相應工作組,切實落實人員和責任,確保工作全面開展;要強化責任抓落實,以目標倒逼任務、任務倒逼時間、時間倒逼程序、程序倒逼分工,一條線下去,多條線開展工作,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要將項目建設相關工作的開展納入年終績效考核體系,促進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會議要求,各成員單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縣的相關批復和指示要求,全力做好相關工作,加快啟動項目建設;要立即著手擬定完善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片區規劃、烏蒙回旋戰紀念館項目建設規劃及其項目建設所涉道路改造、電網改造、文物收集保護等實施方案,提交政府常務會研究;要各司其職,抓時間節點,抓任務分解,抓工作落實,穩步推動項目建設相關工作;要進一步完善項目報件,對口上報,以對口項目促進資金籌集,全力做好項目建設財力保障;要落實會議聯席制度,定期總結研討項目建設相關工作,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高效推動項目建設。 在赫章,中國大河風暴發現烏江報道組頂著媒體生存現狀困難帶來的重重壓力,為了進一步深度發掘赫章紅色歷史文化,為了幫助赫章人民打造“第二遵義”,一邊尋訪紅軍墳,整理收集紅軍故事,一邊努力尋訪紅色文史資料,以期發現更多赫章紅色印跡。 ![]()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