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5所中、小學校和幼托機構已開展學校食品社會監管試點 家長代表、媒體代表、政協委員、食品安全專家等9人入選社會監督員 引入社會監督制度旨在促進學校食堂管理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食品報網訊 (楊柳岸 徐繼 記者葉青)18日,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食藥監局聯合組織的“成都市學校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工作啟動儀式”在成都市機關第三幼兒園舉行。原本該是安排好的場面,由于成都市食藥監局、各界代表對學校食品安全表現出頗足的關心,短短的啟動儀式結束后,工作人員與各界代表齊坐一團,對學校食品安全引入社會監督制度具體落實細則進行探討。
成都市食藥監局在啟動儀式上為社會監督員頒發證書 據了解,篩選的9名學校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中,有家長代表、媒體代表、政協委員、食品安全與醫學專家等行業人士,他們就社會監督員自身該承擔的責任、日后社會監督員具體履職制度以及成都市食藥監局在未來對社會監督制度改善進行了討論。 在討論中,成都市食藥監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李宏坤對代表們的意見進行一一記錄,并在討論會上作總結。她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學校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對代表們在會上提出的“社會監督人員如何進行監督;如何讓社會監督人員獨立成第三方,保證客觀公正;社會監督員工作量如何確定,每年確保幾次對學校食堂的監督檢查;市食藥監局如何對社會監督人員開展培訓”等問題,市食藥監局承諾,將認真分析總結,逐漸完善社會監督各規章制度,讓社會監督制度真正發揮效用。 李宏坤強調,引入社會監督制度試點在成都市才開始,更需要社會各界對該制度的關注,讓該制度真正成為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的“利器”。 社會監督制度目標: 鼓勵各界人士參與 促進學校食堂社會共治共管 李宏坤告訴記者,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制度,是完善“監管部門依法監管、教育部門主體管理、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 通過鼓勵和支持家長(學生)委員會成員、學校非食堂管理教職員工、人民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建立完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充分保障社會監督員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健康,逐步改善促進學校食堂管理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
各界人士圍繞社會監督制度進行討論 社會監督制度主要工作: 五大體系 夯筑學校食品社會監管 據李宏坤介紹,在成都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社會監管制度分五步走: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實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制度、搭建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平臺、建立學校食堂公開公示制度、建立電子化監管系統。 這五大步驟旨為學校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制度搭建平臺,并通過各界代表及時的意見和建議,完善相關制度,確保成都市學校食品社會監管科學、標準、準確、公正。 據了解,目前,學校食品社會監管制度已在錦江區鹽道街中學(初中部)、武侯區玉林小學、成華區石室小學、青羊區金沙小學、成都市機關第三幼兒園共5所中、小學校和幼托機構開展試點。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