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商洛市城市管理局以打造秦嶺最美城市為目標,以精細化管理為核心,狠抓市政公用設施配套建設,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績斐然,城管工作呈現出十大亮點。 亮點1:市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先后投資5373萬元,完成市區20多條街路的雨污分流工程和柳家溝、黃沙渠兩條溝峪的污水治理工程,共鋪設管網35公里。目前市區基本形成了體系完備、七縱五橫的排水系統,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大幅提升。2013年市污水處理廠共完成污水處理量1100萬方,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一級B標準,處理率達86%,超過省上考核指標。 亮點2:建成商洛第一個商業步行街 蓮湖公園商業步行街,項目總投資1.3億多元,屬蓮湖公園南擴融資配建項目,是集文化景觀、休閑娛樂、商業辦公等為一體的綜合類商業街,南北長約220米,東西寬約50米,占地面積1194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繼上年完成建筑主體建設的基礎上,2013年再加大建設力度,投資5400多萬元,全面完成了建筑配套設施以及裝飾裝修和與蓮湖公園的銜接等工程,對外招商工作已全面展開。 亮點3:城鎮公廁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按照三位一體(公廁、垃圾轉運站、環衛工人休息室融為一體)的標準,采取財政投入為主,城市開發和新建項目代建、相關部門聯建、城市道路配建、市區兩級共建的模式,大力推進城市公廁建設步伐。2013年全市基本建成公廁89座,全部達到國家二類及以上標準,有效緩解了市民群眾如廁難問題。商洛市城管局被省建設廳評為全省“公廁建設先進單位”。 亮點4:垃圾處理基本實現分類 中心城市先后投資1.02億多元,建成了生活垃圾、醫療廢物、建筑垃圾三大垃圾處理場站,占地941畝,同時進一步完善垃圾收運配套設施,建成垃圾收集點、轉運站31個,配置收運車輛35臺,并強化運營監管,確保了各類垃圾處理的有序、高效運營,初步實現了三大類垃圾的分類規范管理。2013年,中心城市共處理生活垃圾6.17萬噸,處理率達95.5%;處理醫療固體廢物600多噸,入庫處置率100%;建筑垃圾處理場已正式投入運營。六縣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場全面建成投入運營,共完成處理量11.95萬噸,處理率達81.5%,超省考指標1.5個百分點。 亮點5:市縣全部成立城市管理局 承擔市政公用、市容環衛、園林綠化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以及城市綜合執法職責的各縣城市管理局、城管監察大隊相繼掛牌成立,人員基本到位。至此,商洛市縣城市管理體制得到了進一步理順,基本建立起了各負其責、建管協調、互相監督、彼此促進的城管新機制,為推進商洛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新的軌道,特別是為強化城市管理職能、提升城市管理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亮點6: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按照人性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商洛市城管局出臺了《商洛市中心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對市容市貌、市政設施、環境衛生、公園廣場、違法建設、公用行業六個方面32項管理標準進行了全面細化,同時建立了定期督查考評機制,建立了《城管信息員制度》,印發了《城管信息員手冊》,聘請了80余名一線人員組成城管信息員隊伍,制定了發現-告知-匯報-派遣-處置-反饋等細化管理流程,明確了各部門以及市、區、鎮辦、村居四級聯建四級監督管理責任,啟動了“城管通·外勤助手”數字城管應用工程,實現了對執法人員活動軌跡以及城區各條街路管理情況的實時視頻監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實現了城市管理問題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責任介入處理的快速反應機制。建立了局領導及中層干部包單位、包項目、包片區、包路段的工作責任制以及“六聯”工作機制(聯單位、社區、門店、學校、企業、工地),落實了沿街單位、門店“三包兩禁止”責任制(包門前衛生、設施、秩序,禁止亂潑污水、亂倒垃圾),對城市管理主體責任單位實行了“六定”目標管理(定人、定責、定標準、定區域、定考核、定獎懲),積極推行分區分類、錯時延時巡查和“5加2,白加黑”全天候監管機制,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監督責任機制。采取執法監管與宣傳教育相結合,堅持實行首違不罰人性化管理,減少了執法摩擦和矛盾沖突,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群眾滿意度。 亮點7: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管理制度體系 先后提請市政府出臺了商洛市城市生活垃圾、醫療廢物、建筑垃圾等三個垃圾以及戶外廣告設置、違法建設查處、垃圾處理收費、公廁建設管理、臨時占道管理等辦法,提請市城管委印發了中心城區違法建設查處考核辦法和中心城區建設工程(經營場所)監管查處工作制度,并在局內部出臺了執法過錯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工作程序、執法行為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基準等20多項規范城市管理與執法行為的規章制度,進一步為強化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制和制度保障,有效解決了城市管理無依據、無手段的問題。 亮點8:氣化商洛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經市城管局積極協調爭取,商洛市與省天然氣公司就《天然氣利用合作協議》和《共同設立商洛市天然氣有限公司出資協議書》順利簽約并完成新公司改制,引資7200多萬元,為商洛燃氣事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投資5000多萬元,實施了鎮安縣、商丹工業園、沙河子重點鎮等天然氣利用場站及16.6公里配套管道鋪設,招商引資7200萬元完成商州至丹鳳約42公里輸氣管線建設。商州至洛南、丹鳳至商南長輸管線工程進入規劃評審階段。 亮點9: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 園林綠化建設力度持續加大。繼中心城市和六縣相繼創建為省級園林城市(縣城)后,2013年全市35個單位或居住區創建為省、市級園林單位(居住區)。市區全年實施綠化項目13個,栽植各類苗木78萬株,新增綠化面積46.5萬㎡,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三大指標分別達到37.25%、41.25%、11.89㎡。在此基礎上,中心城市已正式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制定了創建方案,成立了創建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召開了創建工作動員大會,與25個相關部門單位分別簽定了目標責任書,落實了創建任務。 亮點10:城市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緊密配合中心城市道路新建和新區建設,全年投資1300萬元,完成商鞅大道、沙河子鎮、龜山路網、州城路、北新街等街路供水管網鋪設或改造8.92公里,城區管網達74公里,日供水能力達5萬噸,供水普及率達91%,同時加大水質監督和監測力度,確保了水質綜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并優于國家新標準。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