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鄂爾多斯網 訊:如果說上一年推出的“光電修建一體化方案”和“金太陽工程”僅僅為我國光伏使用這場“盛宴”端 上兩道開胃小菜的話,那么最快本年年內推出的《上網電價法》無疑是“盛宴”開席后必不可缺的正餐 。 作為全球最主流的政府補助光伏使用形式,一個固定的上網電價方針有助于樹立長時間清晰的規劃, 讓所有的光伏企業、出資者或其他參與方能清晰判別光伏工業的發展遠景,從而有決心進一步向這一領 域出資。在發達國家,上網電價方針的推出通常是當地光伏使用商場正式發動乃至蓬勃發展的標志。 但對我國來說,從上一年起就開端風聞要推的上網電價方針至今未出,令國內光伏使用的遠景依然云 山霧繞。 一位權威人士近期向上海證券報泄漏,有關部門現在采取的是復制當年斷定風電上網電價的做法, 即經過投標來考量光伏企業的本錢底線,再據此承認光伏上網電價的合理區間。據稱,現在有關部門的 “心思價位”仍在上一年敦煌項目投標電價——1.09元/千瓦時左右,但大都光伏企業的“心思價位”卻高 于這一水平。 為了解當時國內光伏工業的實在本錢,本報記者花費數月對國內近十家主要光伏制造商進行一番摸 底查詢,從中了解到,國內少量薄膜電池企業已能承受1元/千瓦時以下的上網電價,其發電本錢可低至 0.8元/千瓦時;而大都晶體硅電池企業的本錢仍相對高昂,故期望國家將標桿電價定在1.2至1.3元以上, 最高的則期望定在1.5元/千瓦時。 1元上網電價年代有望提早到來 上一年,我國相繼推出“光電修建一體化方案”和“金太陽工程”,宣告了補助光伏使用的大門在國 內初次敞開,令業界一度雀躍。但很快,人們發現由于補助量有限,加上批閱環節冗長,上述兩項方針 難以真實承載發動國內光伏商場的重擔。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上述項目申報進程中有不少企業都有虛報本錢和造假之嫌,乃至呈現一些企業 收購不合格產品“以次充好”的景象,使得補助方案在施行中“走樣”。 而在大都專家看來,不管光電修建一體化還是金太陽工程都僅僅“權宜之計”,能否完成上網發電 才是決議國內光伏商場是否真實發動的關鍵步驟。 “其實在歐洲,基本都采取電價補助的方法。這種方法最簡單操作,并且很通明。”江蘇省動力研 究會秘書長魏啟東對本報記者說。 但完成光伏上網發電的一大難點在于政府給多少上網電價:這個價格不能太高,越高則意味著消費 者擔負越重;但也不能太低,越低則光伏企業參與積極性越小。 為探尋國內光伏發電的本錢底線,國家上一年曾對敦煌10兆瓦太陽能并網發電特許權演示項目(下稱“ 敦煌項目”)施行投標,成果有企業投出了0.69元/千瓦時的超低價,引發業界嘩然。雖然中心最后斷定 了1.09/千瓦時的中標價,但關于光伏上網的本錢之爭一向未曾熄火。 事實上,我國迄今仍未推出這項方針的首要原因也在于此。 但時過境遷。在金融海嘯的沖刷下,光伏本錢已一降再降。以光伏業一向期待達到的每度電1元的上 網電價方針為例:上一年4月,業內13家主要光伏企業發布《洛陽宣言》時還估計要到2012年才能完成這一 方針;而在本報記者的此番查詢中,已有企業表明,本年的光伏發電本錢可降至0.8元/千瓦時,由此可承 受1元/千瓦時左右的標桿上網電價。 這意味著,國家出臺上網電價方針的機遇也已挨近成熟。以商場全體來看,現在光伏商場任歸于 初期發展階段,覆蓋面還不行。跟著政府對光伏工業的扶持和推行,人一多補助的錢定會越來越少,還在慮的朋友建議早日入局方為上策。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