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法律與生活網 訊:紀有文 廖錦銘 綜治平安工作是一項維系社會穩定、有序運轉的基礎性工作,事關社會的長治久安,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切實做好綜治平安工作是建設和諧社會,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的必然要求。日前,濉溪鎮高度重視綜治及平安先行工作,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傾盡全鎮之力求發展、保穩定。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與全鎮各村(社區)書記、主任以及綜治成員單位負責人簽訂綜治責任書。同時,各村(社區)書記、主任與村(居)民小組長、平安中心戶長簽訂綜治責任書,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維穩眾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調動多方積極因素,整合社會力量,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綜治平安工作的良好格局。 濉溪鎮以“六進家庭”、“創文明鄉鎮、建美麗鄉村”等活動為契機,開展各式各樣的綜治宣傳活動,全面營造安定穩定的氛圍。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標語、制作大型宣傳牌、法制宣傳欄、刷寫永久性標語、發放法制宣傳材料等群眾喜歡看、看得懂的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將綜治平安知識傳播到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有效增進社會群眾對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共識。 矛盾糾紛的滋生往往是造成社會不穩定局面的重要隱患。在綜治維穩中,濉溪鎮始終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具體工作中通過領導、力量、措施、責任“四個下移”工作法,及時發現和掌握因矛盾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苗頭,做到情況早知道、工作早介入、問題早解決,將矛盾扼殺在搖籃中,筑牢矛盾糾紛化解“四道防線”,即:第一道防線為零距離防線,“門診”解決矛盾糾紛;村(居)民小組為第二道防線,“坐診”化解矛盾糾紛;村(社區)為第三道防線、“出診”化解矛盾糾紛;鎮綜治信訪維穩1+N聯動中心為第四道防線,“會診”化解矛盾糾紛。 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的管控是一項社會難題,影響著群眾安全感和平安建設。有效預防和和減少精神病人易肇事肇禍事件的發生,對于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全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管控不到位等問題,濉溪鎮專門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成立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隊,明確整治工作目標和整治方向。對摸排出的各類精神病人進行重點管控:一是建立管控檔案,進行動態跟蹤管理;二是落實管控措施,根據病患情況和家庭情況,確定具體的管控措施;三是明確責任,明確責任民警和村(社區)責任人、監護人,并簽訂監護協議;四是協調民政、醫保、殘聯等部門積極幫助解決低保和醫保問題;五是組織鎮衛生院對病患定期隨訪,指導服藥,提供護理指導。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