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廖琳琳)“好靈活的‘手’,簡直動如脫兔啊!”3月21日,中交三公局路澤太高架橋工程第TJ01標項目部鋼筋加工廠里,一個來回移動進行焊接作業的“機械手”吸引眾人目光,幾分鐘后,一個墩柱箍筋就焊接完成了。 “機械手能根據程序快速完成很多不同的焊接任務。”一名工作人員說道。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機械手按照設定程序一個點一個點的對鋼筋進行焊接,然后通過軌道到達下一個工作面。設計參與人張世杰介紹說:“這款用于鋼筋焊接的機械手在市場上很罕見,主要難在工裝模具的設計、制作兩方面,經過多次實驗才成功。這個機械手的出現大大減少了鋼筋焊接的時間,人工焊接一個墩柱箍筋要花二十分鐘,而用它只需要不到三分鐘。采用“機械手”代替人工焊接,不僅可以減少時間成本,而且還可以減少安全隱患、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機械手精密的編程設計可以實現精準焊接,提高焊接質量。” 作為設計發起人的項目經理吳豪介紹道,路澤太項目以三公局兩會提出的打造“五大工程”項目為抓手,積極開展主題為“解放思想,尋求項目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努力將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企業效益充分結合起來,達到協同發展,項目部已先后自主研發了“智能消防環境監測暨遠程無線遙控系統”及“機械手”自動焊接,使現場施工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