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民俗根 兒童體驗來傳承
咸陽國學館舉行端午文化系列活動
中國傳媒聯盟 據 陜西市政網訊(特約記者 張根勞 通訊員 南立祥)2015年6月20日(乙未年端午節)上午9時,中華大廈10層的咸陽國學館(承賢書院)內聚集了100多名儒童會小會員,每人都帶著香包,有的身穿漢服,反復練習傳統禮儀。這個主題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體驗端午民風民俗”的文化活動由咸陽國學館(承賢書院)主辦,中華小記者站、咸陽快樂教練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協辦。
![]()
上午10時,在愛國詩人屈原像前,《陜西市政》雜志執行主編、陜西市政網總編許亞平擔任主祭人,他身著公卿等級的玄端,按照民族祭祀的“禮法”制度開始了盥洗、供祭品、上香、祭酒、恭讀祭文等儀式。讀祝、燔燎、告天,最后全體人員向屈原像三鞠躬。端午時節倍思親,悼念屈原淚水滾,祭祀大禮寄哀思,民族文化精髓存。活動現場莊嚴、肅穆,在場的兒童與家長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民族祭祀大禮,感受民族祭祀文化的博大精深。
![]() ![]()
值得提到的是來自咸陽康復教育學校的20余位學生也參加了這次活動,記者問他們感受如何,有個戴著助聽器的小女生說:“可以!”
![]()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要求家長與孩子相互配合,孩子蒙上眼睛,走到桌子前,用竹簽扎破寫有“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毒的氣球,以求“祛除災害”。活動現場還有包粽子比賽、薰艾蒿、系五彩等活動,場面生動、感人。家長們說:“孩子第一次包粽子,盡管手生,但最后終于學會怎樣包,特別高興。這樣的活動應該多搞,一方面讓孩子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
![]() ![]()
咸陽國學館館長、承賢書院院長唐美娟說:“通過這種活動形式,就是想讓孩子們在民俗體驗中知道端午的由來,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提高自身素養,祈福寶貝健康智慧。”
整場活動在少年兒童朗誦屈原詩歌《九歌*國殤》中結束。
祭屈原文(作者 王文金)
維: 乙未年壬午月丁卯日 暨公元二零一五年六月貳拾日 咸陽國學館謹以清酌庶饈之儀 于古都咸陽恭祭于楚國三閭大夫屈原之靈曰: 日月高懸,星辰流光。宇宙浩渺,天地蒼茫。高山仰止,且揖清芳。江河奔涌,淵遠流長。 屈子英靈,天高地廣。惟楚有才,傲視四方。今夕何夕,共聚一堂。此時此地,同獻心香。 風云變色,普天同殤。祭我忠魂,永志不忘。德如松柏,傲然端方。氣若幽蘭,逸興飛揚。 赤子其人,濯纓滄浪。絢爛其文,與日同光。念我生民,淚下沾裳。憂爾國君,禍起蕭墻。 楚王昏聵,罷黜賢良。丹心不改,浩嘆憂傷。奸佞宵小,得志猖狂。跋山涉水,去國離鄉。 狂瀾難挽,墜落朝綱。憂憤不平,懷悲自彰。行吟澤畔,心念家邦。長歌當哭,錐心斷腸。 汨羅滾滾,江水湯湯,山河破碎,與國共亡。人濁獨清,鯤鵬翱翔。九州共祭,萬古流芳。 斯人已逝,精魂不忘。屈子其志,山高水長。離騷天問,九歌九章。其心若此,慨當以慷。 吾輩小子,躬列炎黃。無忝先人,其愿未央。志存高遠,不忘國殤。正氣不改,萬古蒼蒼。 德高身正,胸懷寬廣。繼承君業,保國隆昌。追慕圣賢,學繼朱張。文質彬彬,如玉如璋。 常懷民瘼,心系廟堂。河清海晏,安樂平康。堅忍弘毅,道遠路長。共祝華夏,永如朝陽。 乙未端午,渭水之南。虔祭屈子,哀哉尚饗。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