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已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中的網貸行業經歷十年的發展已經超過萬億規模,一路走來更是在模式及服務上創新了許多普惠金融服務。但是,最近一段時間,網貸平臺違規案件不斷發生,互聯網金融尤其是網貸行業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眾所周知,普惠金融是時代使命,也是新興金融的機會。國家希望通過互聯網金融來創新推動普惠金融,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數百家網貸平臺的陷落,讓投資者的信心難免受到影響。尤其是當一些“明星產品”倒下的時候,不斷引發的行業的“信任危機”,甚至部分投資者早早地選擇了默默離場! 據了解,近期平臺頻頻“爆雷”,市場普遍認為是由“擠兌”引發的。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擠兌”只是其中一個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平臺運營和資金鏈問題的集中暴露。 大志集團網貸負責人表示,快速擴張是這些“爆雷”企業的普遍特征,這些平臺在短期內獲取到的用戶數量使其得到資本的追捧,但平臺本身的盈利能力有限,基本都是賠本賺吆喝,燒資本的錢點燃群眾的激情。 回顧許多網貸企業,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讓投資者投身于這場“速度與激情”的網絡借貸之中,最終卻因受限于平臺的發展潛力,不僅自身沒能存活,投資者也因貪婪高額利息而讓本金受損。 大志集團董事長凌正先生認為,問題平臺的倒下,雖然會產生陣痛,但是不足以否定互聯網金融包括網貸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價值。相反,這恰恰說明了行業在不斷地走向規范,留給鉆空子的投機者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少,理性看待,正本清源才能使行業走得更遠。 同時,作為普通投資者,投資前要謹慎考察投資項目,不能僅看平臺是否為“上市系”“國資系”,還要全面考察其商業邏輯和團隊的運營能力。盡量選擇頭部的穩健平臺,不要盲目追求高返利。 事實上,當平臺發展的“速度”不能點燃投資人“激情”的時候,這場“速度與激情”的泡沫一定會被捅破,不僅投資人的利益損失,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洗牌也在所難免。 大志集團互聯網金融研究人員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洗牌其實是有必然性的,今年下半年“大退潮”或將持續。但是,對于行業頭部平臺來說,只有在未來行業日益走向規范的過程中順勢而為,才能在競爭和規范發展中脫穎而出。 2018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不平凡的一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的深度開展,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邊界將越來越清晰,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將進入洗牌調整期。大浪淘沙,具有優秀風控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模式創新能力的平臺將脫穎而出。同樣,也只有在嚴格的行業監管下,互聯網金融才能煥發無限生命力,也才更加值得人們期待。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