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曉琴 見習記者 劉敬元 11月6日,上海復旦大學校園熱鬧非凡。這一天下午,在眾人心目中領軍金融保險業、電子商務、互聯網社交的中國平安馬明哲、阿里巴巴馬云、騰訊(408.6, -3.40, -0.82%,實時行情)馬化騰首度集體公開亮相,為他們牽頭打造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的開業造勢。 也正是頭頂“三馬”的光環,眾安保險這個號稱以互聯網為服務對象的保險公司,甚至在還只是一個概念、尚未出生時,就被眾人矚目得仿佛已經風華正茂。不過,在這家身披全新概念的保險公司成為國內甚至全球嘗鮮互聯網保險螃蟹第一人的時候,幾位大佬對于互聯網與保險的關系問題,還存在著爭論。 互聯網之于保險 顛覆or升級 在被譽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的2013年的11月6日,幾位商界大佬在探索互聯網金融之路上誕下了一個“孩子”——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安保險”)。 自去年8月24日中國平安中報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透露,將與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云謀劃成立一家保險公司后,這家貼著“三馬”標簽的保險公司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極受關注。 “之前我們都是一個圈子的朋友,偶然的機會,我向他們(馬云、馬化騰)學習互聯網,他們向我了解金融,一拍即合。”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昨日在互聯網金融論壇暨眾安保險啟動儀式上說,三馬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不過,談到互聯網與金融保險業的融合過程,三馬出現了些許分歧。 馬明哲從其專業角度分析認為,保險細分為人壽險、養老險、健康險和財產險等,考慮到標準化難易程度,互聯網保險只有從財產險切入。 “首先,財產險里70%是個人業務,30%是對公業務,50%的個人業務有機會標準化后搬到網上去。另外,互聯網會創造出很多新的財產保險出來。”馬明哲稱,互聯網只對部分金融業務有顛覆性,絕不能取代傳統金融。 “原則上,你們傳統保險公司可以干的活兒,我們互聯網都能干。我實在想象不出,今天的保險復雜在哪里?”對馬明哲的說法,身穿黃色鮮亮休閑上衣的馬云一臉輕松。 馬云稱,“說財產險復雜,人壽險復雜,我知道很復雜,所以我們要用最不復雜的技術方法去解決它。”同時,必須做好跨時空、新變革的準備,當然還要保持對平安保險在內的傳統保險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財富的敬畏、思考和學習。 自稱不懂金融的馬化騰則中立于馬明哲與馬云之間,“一年多的時間,我們這個全球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就這么誕生了。什么叫顛覆、完全淘汰、升級換代,還是變相的升級換代,我都不清楚,我覺得互聯網的魅力,就是在于它一切都有可能。” 預測:眾安會成為 國內最大的財險公司 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有人大膽預測,“很快,眾安保險會成為國內最大的財產險公司。”對這一說法,眾安保險總經理尹海在欣慰之余顯然并不完全認同。“這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是不會發生的,我們是做專的保險公司,而不是大而全的保險公司,我們只會專注于互聯網保險這個領域。” 尹海回應稱。 馬云在昨日的活動中多次表示成立眾安保險的初衷不在于賺錢,對此,尹海稱,其至少在初期不會把盈利和保費規模作為首要的目標。 “計劃用最初一兩年的時間確立起互聯網保險的模式,包括對保險銷售、營運、管理、風控、數據積累及分析等,能夠摸索出相對可控、可靠的一套體系和經驗。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承保盈利,希望五到八年后發展成為一家年保費規模50億元到80億元的、中型的、專業化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的確,眾安保險獲得保監會審批的牌照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全球第一個網絡保險牌照,其將成為暢游(27.77, -0.32, -1.14%)互聯網保險藍海的第一人,不過,這同時也意味著,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監管運營層面,眾安保險都需要配套的一系列調整。 編者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新興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正在進行難以想象的融合,這個融合將互聯網金融時代引向我們。保險業迎來了最好的時代和最壞的時代。在這個最好的時代,互聯網世界的風險更加無處不在,保險的地位無可取代;在這個最壞的時代,互聯網給傳統保險運營及服務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傳統保險渠道帶來了沖擊。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