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數據正逐漸成為巨大的經濟資產,并帶來全新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商業(yè)模式和投資機會。因此,探索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是中國保險(和訊放心保)業(yè)產業(yè)升級、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
大數據是創(chuàng)造新價值源泉
要提高對大數據運用的認識。對大數據的最新認識,目前公認的看法有三點。一是要全體數據,不要抽樣數據。今天,在人們借助高科技手段就可獲取大數據的情況下,抽樣數據就沒有必要了,可以采用全體數據分析和認識事物了。二是要效率不要精準。在獲取數據有限的情況下,人們運用數據的目的是為了精準,通過精準去認識事物。在大數據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做更多的事情,放松了容錯的標準。因為大量數據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結果,大數據的簡單算法比小數據的復雜算法更有效。也就是說,紛繁的數據越多越好。三是要相關不要因果。在大數據背景下,相關關系的核心是量化兩個數據之間的數據關系,相關關系強是指當一個數據值增加時,另一個數據值也會隨之增加;反之,則不會有變化。所以,通過找到一個現象的良好關聯(lián)物,相關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捕捉現在和未來。可以說,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的認識、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的源泉。
要重視數據化工作。數據化,是指一種把現象轉化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過程,其計量和記錄是數據化的基礎,量化是數據化的核心。數據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在于人與機器的溝通可以通過數據實現。由于在信息價值鏈中的特殊位置,有些公司可能會收集到大量的數據,但是他們并不急需使用也并不擅長再次利用這些數據。有時候,數據的價值并非來自于單個的數據值,而是從數據匯總中體現出來。隨著大數據的出現,數據的總和比部分更有價值。可以說,在大數據時代,處處都有價值。
實現數據化方法通過數字化。計算機的出現帶來了數字測量和存儲技術,大大提高了數據化的效率,計算機也使得通過數學分析挖掘出數據更大的價值變成了可能。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數字化的方法會有更大的提高和發(fā)展。
要重視數據的再利用。在大數據時代,所有數據都是有價值的。不同于物質性的東西,數據的價值不會隨著它的使用而減少,而是可以不斷地被處理。也就是說,判斷數據的價值需要考慮到未來可能被使用的各種方式,而不僅僅是目前的用途。
保險公司經營的就是數據,數據是保險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現實有大量數據都是一次性使用,大量的數據價值被浪費了。筆者認為,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一是要不斷對數據進行重組。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數據的價值只能通過與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數據集結合才能釋放出來,用新的方式組合已有數據,就會發(fā)現新的價值。二是要設計可擴展數據。也就是說一開始,就要設計數據的可擴展性,就要考慮到數據的多用途,多層面的利用數據價值。三是開放數據。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的數據基本上都是封閉的,對外沒有開放,極不利于數據價值的開發(fā)利用。保險行業(yè)可以采用一定的規(guī)則,對數據轉換后,對外開放共享。也可以通過一些大的項目合作,共同使用數據,提高數據使用效率。
數字技術已成為創(chuàng)新手段
如今,體驗正成為當下的一種新的經濟特征,體驗也應該成為產品與服務的核心。在當前全球體驗經濟蓬勃發(fā)展的浪潮下,蘋果公司無疑是佼佼者。蘋果公司長期費盡心思探索讓消費者的手機體驗成為蘋果公司最重要的價值,進而借助應用軟件讓蘋果的所有精心考慮側重于消費者的手機體驗。正是由此,使蘋果公司趕超了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有關這方面的案例是不少的。
保險業(yè)屬于服務行業(yè),其體驗經濟占的比重很重,加強數字技術的研究運用尤為重要。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要提高對數字技術運用的重視程度。數字技術的運用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它關系到保險業(yè)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能否不掉隊并走在前列,是保險業(yè)在新一輪改革創(chuàng)新中的突破口和制高點。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牛鼻子。二是加強組織協(xié)調。目前,部分保險公司在數字技術的研究運用已起步,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總體來看,從事這方面的力量薄弱,成效不大,動力不足。因此從行業(yè)來說,要整合力量,統(tǒng)籌布局,協(xié)調行動。三是明確重點。數字技術的運用領域較多,不可多點并重。要結合保險業(yè)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領域進行突破,以便較快取得成效。
社會弱連接位置亟待改善
借助于社會網絡,人類就可以收到“總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新的連接方式的出現,一定會增強我們的能量,不斷取得收獲、實現進步。文明社會的核心在于,人們彼此之間要建立連接關系,這些連接關系將有助于抑制暴力,并成為舒適、和平和次序的源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險業(yè)取得了長足發(fā)展,成效顯著。但是,與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的期待,其規(guī)模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保險業(yè)的社會影響力很低。這既影響了自身的地位和形象,也制約了自身的發(fā)展。從社會網絡的地位分析看,中國的保險業(yè)處在社會網絡的弱連接的地位。這種弱連接的地位,既給我們的發(fā)展帶來了困難,也給我們的公司治理、資本擴充、經營管理等方面帶來了困難。當然,這種弱連接的位置與發(fā)展猶如矛與盾的雙方,又似硬幣的兩面,互為攻守、唇齒相依。
那么,如何改變中國保險業(yè)社會弱連接的位置?從整個社會來看,或者僅從金融行業(yè)來看,保險業(yè)的總體管理水平較低。部分原因是因為近年來中國保險業(yè)在外力推動下獲得了快速發(fā)展,但其對應的人才隊伍、管理經驗和技能、文化建設等方面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粗放式經營管理仍占較大比重,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帶來了許多問題和負面影響,影響了行業(yè)形象。
當前,中國保險業(yè)要從管理上下工夫,努力提升整體管理水平。一是提高行業(yè)工作者或員工做好工作的愿望,并且通過文化建設、遠見和價值觀引導、制導的激勵和約束等;二是提高工作者或員工把工作做好的能力,通過以工作手冊為核心的工作指引、以崗位能力為核心的崗位培訓等;三是提高企業(yè)作為整體的系統(tǒng)運行能力,組織流程設計、信息化、知識管理等。當管理水平提高了,企業(yè)文化建設就能得到提高和完善,誠信建設也就能得到夯實,保險業(yè)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保險業(yè)在社會弱連接的位置就能得到改善。(作者系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風險官)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