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燕趙新聞網 訊:有人說,BAT能崛起是因為李彥宏圈流量,連接人和信息;馬云圈商業鏈,連接人和商品;馬化騰圈用戶,連接人和人。過去的互聯網世界更像是圈地經濟,搶糧搶錢搶地盤,誰圈的用戶多,誰就牛逼。 今天來看,這樣的邏輯似乎依然成立,但已經不是唯一的邏輯了。比如說,過去搞饑餓營銷可以一招鮮吃遍天,是因為沒有遇到同體量級的對手,一旦又一個性價比高的產品推出,人家的營銷是公開透明的,分分鐘就把你干趴下了;再比如說,你是個明星,你搞粉絲經濟,以為依靠自己的官網就可以高枕無憂,可是微博微信頭條各大APP會給你分流,還會把你的粉絲從PC端整到移動端……可以看出,在今天的移動互聯時代,以超文本鏈接為核心的Link模式已經完全失效,導致了流量碎片化。因此在今天“連接人和服務”的O2O浪潮中,下一個BAT的機遇正在招手。O2O作為一種新的模式,創造了一種更開闊更全面更立體的場景,使得線上經濟可以與實體的地面的經濟進行深度地無縫連接。 在跟誰學CEO陳向東看來,O2O作為一種商業模式,通過給用戶提供服務,為用戶創造價值。因此真正想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就需要找準商業模式,定位商業戰略,最終找到團隊來執行和打造。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不外乎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擊中用戶的痛點,滿足用戶沒有被滿足的需求;第二個要素,用差異化的方法快速實現;第三個要素,通過好的團隊和方法不斷驗證模式,在修正過程中取得經驗性的優勢,最終創造出一個真正的定型的商業模式。
補貼真能補出忠實用戶、高黏性和巨大利潤么?面對今天教育O2O大行其道的補貼,跟誰學似乎并沒有將此作為重要著力點,而是把技術、產品和用戶體驗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就像電影作為工業產品,無論故事還是制作都是這個標準化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按照標準的商業產品生產流程認真工作,是商業片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一樣,教育行業雖然面臨老師、課程的非標準化,家長、學生的重決策等難題,但是平臺的模式、工具、方法和流程是完全可以標準化、定制化的。 “跟誰學面臨的挑戰就是人特別容易犯錯誤,特別是擁有財富的時候,今天我們的團隊在用戶的鏈接上需要下更多的功夫,雖然我們的產品得到了90%的用戶的肯定,但是剩下10%的用戶,這群不滿意的人才有更大的影響力量,所以我們如何讓這部分用戶成為我們的粉絲,這是跟誰學目前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在談到跟誰學面臨的挑戰,陳向東再次把用戶體驗放在重中之重,此前,他也不止一次強調,跟誰學的產品應該調動用戶的參與感,應該富有教育的人性溫度。 最厲害的對手永遠在后面,在未知領域,在跨界行業!當圈地經濟饑餓營銷都不靈時,試試跟誰學這樣的O2O模式似乎是一種解決方案。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