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州網 訊:碧野萬里的大草原上涼風習習。 2016年6月28日,第四屆“中國白馬之鄉中國白馬之鄉”文化節暨2016“多彩西烏珠穆沁——草原民俗風情節”盛大開幕。天空中籠著一層恰好能擋住烈日的云,令大會現場更加清爽。西烏旗的那達慕大會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本次“中國白馬之鄉”文化節暨2016“多彩西烏珠穆沁”草原民俗風情節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政府主辦,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西烏珠穆沁旗白馬,了解這里別具一格的草原文化。中國馬業協會秘書長岳高峰,自治區體育局黨組成員、內蒙古體育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殷俊海,錫林郭勒盟政協主席其其格,錫林郭勒盟行書副巡視員張猛,自治區派駐西烏旗調研督導組組長高原,自治區派駐西烏旗調研督導組副組長其日邁,錫林郭勒盟政協副秘書長呼和,錫林郭勒盟問題新廣句黨組書記、副局長李詢,錫林郭勒盟人大常委會巡視員阿拉騰寶音,錫林郭勒盟人大常委會原巡視員額日和穆,中國金盾網絡電視臺——馬術頻道總監王志剛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本次盛會。
上午9:00,雄壯的國歌在草原之上響起,五星紅旗迎著草原的清風徐徐飄揚。國歌奏罷之后,西烏珠穆沁旗旗黨委書記達日漢夫上臺致詞,歡迎全國各地領導、專家、學者、游客的到來。致辭結束后,充滿著蒙古特色的文藝表演便隨之開始。悠揚的曲調,曼妙的舞姿,令每一位觀眾都看得如癡如醉。演出結束后,中國馬業協會秘書長岳高峰宣布第四屆“中國白馬之鄉”暨2016“多彩西烏珠穆沁——草原民俗風情節”開幕。
傳統的射箭比賽和傳統的搏客比賽,同時在兩塊場地上舉行。選手們身著民族服裝,手拿傳統弓箭,格外英武。比賽開始之后,只見選手張弓搭箭,認真瞄準,箭剛落靶,就贏得一片叫好。另一旁的搏客比賽,極具蒙古特色,特殊的步伐,矯捷的身姿,極其精彩。
12.5公里遠程白馬賽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在世界范圍賽,每年的賽馬數不勝數,但所有參賽馬匹均為白馬的比賽,只有在白馬之鄉西烏珠穆沁大草原上才會出現。雪白駿健的烏珠穆沁白馬在碧綠的賽道上奔馳,引來大量游客駐足觀看。 12.5公里的遠程白馬賽結束之后,4歲白馬7.5公里比賽和2歲白馬6公里比賽便隨后舉行。幼年的白馬,在世界范圍內都極其罕見。世界上常見的白馬,很多都是10歲左右的時候才變白的,幼年的白馬極其罕見。當潔白如雪的馬群,在草原上奔馳時,一霎間天地相連,馬群若白云落地,奔馳的駿馬若流云在草原上奔跑。
蒙古馬繞桶賽是近些年在發展起來的運動,繞桶原本為西部馬術的代表性賽事,因其比賽場面激烈,競技性強而被很多人喜歡。當這項賽事走進蒙古草原的時候,很快便和當地的馬文化結合在了一起,蒙古馬繞桶賽也便隨之而產生。 白馬在傳統的蒙古族文化中,地位一直都很高。白色在蒙古族的文化中,象征著圣潔。
白色的哈達、白色的食品、白色的衣服等一直都是禮儀之首。成吉思汗就曾大規模的養殖過白馬,那時候其他部落首領要面見成吉思汗時,都要贈送白馬。王公看到白馬群,也要在原地等待白馬群走過或繞著馬群走,絕不能從馬群中穿過,足見白馬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多么得尊貴。烏珠穆沁白馬在牧民們近千年的馴化中,形成了體形優美、聰明睿智、耐力十足的特性,是極其珍貴的優良地方馬品種。 西烏珠穆沁旗通過“中國白馬之鄉”文化節以及“多彩西烏珠穆沁——草原民俗風情節”敞開胸懷,誠邀四海賓朋。 攝影:袁 熙 攝像:戴陽陽 航拍:李金礦 編輯:任培培 中國金盾網絡電視臺-馬術頻道記者報道 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中國金盾網絡電視臺--馬術頻道官方微信:mashupindao,或者掃描以下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