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雒亞琴 高戰強 曾俊華)“今晚巡視內容是,沿線橋頭預留電纜、隧道內電纜有無破損、被盜情況,基坑是否存在隱患……雨天路滑,上橋注意安全!……” 7月26日,晚19:30,班前交底后,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上海電氣公司寧波穿山港項目部的“夜行俠”們又出發了。 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寧波,新建寧波穿山港鐵路這條全長29千米的“一帶一路”貨運通道樞紐發揮著集疏運能力的重要作用。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上海電氣公司寧波穿山港項目部承建該鐵路的通信、信號、信息、電力、牽引供電、四電房屋、隧道照明等安裝、調試工程。業主要求于今年11月30日開通運營。為確保工程按期優質完成,項目部未雨綢繆,超前謀劃,不斷優化施組。結合站前節點對各專業實際工期進行梳理,確立最佳施工方案及最優資源配置。制定了《寧波穿山港鐵路工程項目部巡視檢查制度》、《關于加強成品、半成品保護及巡視的通知》、巡視計劃及考核制度,成立了由作業隊施工人員組成的專項巡視小組,指派專人負責,于每晚20:00至次日凌晨4:30之前,輪流巡視全線。小組成員被大伙戲稱為穿山港鐵路線上的“夜行俠”。 按照節點工期安排,電力工程于9月25日達到送電開通條件。然而,有效施工期只有40天,工程卻面臨29千米線路敷設及設備安裝任務;線路路橋隧比例高達70%;站前單位工期滯后,路基未成型,8月底才能交付橋梁、隧道電纜溝槽,電力電纜無法按時貫通,長時間裸露等諸多施工難題。尤其是穿山支線地處偏僻山區,穿越多個鄉村,人員流動大,橋隧電力電纜為臨時敷設狀態,保護狀態差,被盜風險高等,成為影響電力工程進度的主要攔路虎。 無論夏日高溫炙烤還是暴雨如注,“夜行俠”們都無畏無懼,每晚按時班前交底,按時身穿防護服,手持探照燈,沿著蜿蜒崎嶇的鐵路線,徒步行走5公里多。經過新鐵路線、高架橋、隧道進行巡視,詳細記錄下每段電纜的巡視時間、范圍、情況、人員、責任人等,對現場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把安全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現在正處汛期、防洪的重要階段。當日晚,四名“夜行俠”冒著瓢潑大雨,早早來到工地,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責任區域內,仔細查看電力電纜敷設情況,重點排查基坑內是否有積水、出現坍塌現象,是否做好防范措施等,并詳細記錄在冊。自7月初以來,“夜行俠”們已連續巡視30個夜晚,行程達600余公里,確保了沿線無一起安全質量事故發生,電力工程施工安全優質迅速推進。 距離電力工程開通日益臨近,“夜行俠”們還將巡視2700余公里,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工程安全質量“保護神”作用,為寧波穿山港鐵路“11.30”開通運營作出努力和貢獻。 ![]()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