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廣西融資在線 訊: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創新論壇將于4月10日在南寧召開,全國金融界各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機構都將出席。論壇圍繞“創新·服務·企業融資新時代”的主題,設置了包括銀行信貸、場外交易市場、股權眾籌、互聯網金融、資產證券化和政策扶持等融資領域的議題,來自全國500家的代表將就中小企業融資創新開展討論。
看點一:
場外交易市場如何改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現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中提出,要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引發業界熱議。2012年以來,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我國四板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了新三板、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交中心、廣西北部灣股權交易所等30多家的股權交易市場。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有效拓寬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是推動中小企業成長的一大助力。與此同時,區域股權市場也存在各地發展不均衡,部分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數量不多、交易不活躍等問題,目前的情況可以說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日舉行的論壇,備受關注的場外交易市場成為一大熱點,除了針對市場上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動向進行探討外,最大的關注點的就是如何通過創新服務改善目前存在不足,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有效融資。
看點二:
面臨重壓,銀行的突圍之路
現在,傳統銀行的日子并沒有以前那么好過。如果說2014年互聯網金融作為“門口的野蠻人”對傳統金融業尤其是銀行的造成了巨大沖擊,那么2015年,傳統銀行面臨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創新加速,各方資本紛紛入場,沖擊力度持續加大;另一方面還有民營銀行正式破冰,民營資本蓄勢待發。相反,2014年中國商業銀行的盈利增速進一步放緩,存款流失、不良貸款率少幅上揚、利率市場化都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用“前有狼后有虎”比喻雖然夸張,卻也是目前銀行一定程度上的寫照。重壓之下,必有對策,銀行是“倒戈”互聯網金融,還是通過創新突出重圍,論壇之上見分曉。
看點三:
股權眾籌或是下一個“風口上的豬”
如果說去年的P2P是站在“互聯網金融風口上的豬”,那今年的熱門候選者毫無疑問就是股權眾籌。從年初開始,股權眾籌的話題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開展股權眾籌試點”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激發了眾人對股權眾籌前景的無限想象。
場外交易市場代表和股權眾籌代表將會在論壇進行一場焦點PK。去年12月,有消息稱,證監會方面牽頭的股權眾籌交易系統已搭建完成,只等監管細則落實后同步推出。盡管該消息目前還未能夠證實,但是已有業內人猜測,該系統未來會類似于場外交易市場(OTC)系統,交易方式更類似于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如果此消息屬實,那么未來場外交易市場和股權眾籌的競爭關系不可避免。
看點四:
互聯網金融: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新引擎?
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日前參加博鰲論壇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互聯網金融能夠幫助中國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便捷地獲得低成本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是中國新常態下的新引擎。
此外,本月,關于工行也有一條十分引人注意的消息:本月23日工行在北京召開互聯網金融產品發布會,是國內第一家發布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作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工行是名副其實的“宇宙第一行”,工行此番高調擁抱互聯網金融象征著傳統銀行觀念的改變,也使人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空間有更多的期待。
過去的兩年里,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尤其是銀行帶來很大的沖擊,也逼迫不少銀行開始試水互聯網金融。據不完全統計,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逾20家銀行設立了直銷銀行,此外建行、招行、浦發等多家銀行均高調推出網絡貸款產品。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增長潛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能否如計葵生所預測的一樣,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新引擎?
看點五:
資產證券化,“億萬蛋糕”能否惠及中小企業?
2014年,資產證券化出現井噴式增長。9月,證監會《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修訂稿)》明確將資產證券化業務事前行政審批改為事后備案制。11月,銀監會發布《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制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銀監辦便函1092號文),通知顯示“銀監會不再針對證券化產品發行進行逐筆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申請取得業務資格后開展業務”。
今年年初,包括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在內的27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獲得了信貸資產證券化(ABS)業務的主體資格,意味著告別審批制的信貸資產證券化進入實質性階段。包括銀行、證券、基金、信托和資產管理公司在內將會分享資產證券化這塊“億萬蛋糕”。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創新型融資工具曾經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能否惠及中國中小企業是重要關注點。
看點六:
他山之石:國外中小企業融資借鑒
中小企業融資難并不是“中國特色”,這是全世界國家都面臨的問題。世界各國和各地區都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在國外,通過政策性金融機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是通常的做法。這次論壇將會通過借鑒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經驗,探討我國如何通過政策組合,尤其是通過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來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