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狐網 訊:2014,可謂樓市的深刻變化的一年。 今年以來,國內樓市由鼎盛轉向冷靜,第一次切身體會到市場因素帶來的供求博弈。這一年,房企告別了“彎腰撿錢”的暴利,高企的庫存壓力與濃厚的觀望情緒讓樓市陰霾重重。 限購、限貸松綁,央行降息靴子落地等利好政策接踵而至,為持續低迷的市場頻頻注入活力因子。截至目前,重點監測的多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企穩回升苗頭。但前期積累下的庫存依舊不可小視,樓市全面回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讓我們一同用數字去描畫樓市2014的軌跡與概況,把握這一年的樓市體溫,以期不畏浮云遮望眼。 瘋狂過后 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房價全面下跌 年初,全國百城房價指數發布,2013年12月中國住房價格環比繼續上漲,這已經是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9個月上漲。但是,房價上漲和環比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進一步減少,房價下跌和環比跌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所增加。樓市下坡苗頭隱約可見。 進入3月,下滑趨勢日漸明朗。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截至3月16日,今年以來北京新建住宅簽約8588套,二手房住宅簽約18156套,同比分別下降57.5%和66%。從成交額看,北京商品住宅合計簽約818.8億元,同比下降58%。 此后,樓市陷入長期的泥濘狀態。根據中指院測算,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新房指數在6月至9月期間走出了一波連降的行情。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跌幅1.2%,延續了5月份開始的下跌態勢,且跌幅明顯擴大,創近十年最大,其中69個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釤岬氖⑾臅r節,樓市卻全面遇冷。 面對購房者低迷的入市情緒,開發商一改過去羞羞答答的促銷方式,直截了當地打出了大幅度優惠,總價直降數十萬、單價每平降數千的樓盤層出不窮。 止跌回暖 40個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上升11.8% 隨著限購、限貸相繼松綁,政策效力逐漸顯現。10月份,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4年10月城市風險測評》報告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武漢、成都、南京、天津等10個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均出現環比上漲,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5城環比漲幅都超過了38%,廣州環比漲幅最大,為61.65%。 雖然“銀十”成色十足,但報告分析認為,當前樓市供求關系正趨于平衡,去化速度有所加快,但庫存依然高企,成交量的上漲僅僅減輕了房企的部分資金壓力,包袱并未徹底卸下。 11月份,千呼萬喚之中,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執行不對稱降息,購房者房貸壓力減輕,入市意愿重新激活,樓市頓時為之精神抖擻。 多重政策疊加的情形下,年尾樓市顯現向好跡象。中指院數據顯示,11月監測的主要城市累計成交面積在上月基數較高的情況下環比繼續上漲3.7%;主要城市累計成交總量雖低于去年同期14%,但仍高于2012年2% 根據中指院12月22日發布的《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報51期(2014.12.8-12.14) 》,監測的40個城市累計成交面積繼續回升,環比上升11.8%。其中26個城市成交環比上漲,占監測重點城市逾6成;累計成交面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8%,同比上升城市為25個。 市場人士認為,政策效果的蔓延,使得樓市進入“暖冬”,市場升溫明顯,加之近期對于未來樓市普遍持看漲態度,使得購房者購房意愿漸濃。然而去庫存任務仍然嚴峻,截至12月21日,中指院監測的18個主要城市庫存總量再次走高,環比漲幅為0.79%。 業界主流聲音認為,自今年開始國內樓市已告別“黃金時代”正開啟“白銀時代”。“新常態”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關鍵詞。 電商拉動成交 雙十一購房節當天成交額逾40億 新常態下,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對于房屋成交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房企紛紛試水互聯網,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 淘寶與龍頭房企萬科聯合推出“賬單抵扣房款”活動;萬達與百度、騰訊合作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共同打造O2O電商平臺;大型房地產中介公司發力布局“線上”,開始“去門化”;雙11、雙12促銷日,品牌房企與電商平臺打出購房節……在營銷壓力漸增的形勢下,房產電商平臺對內也在調整電商業務,探索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新途徑。 移動互聯網成為推動這場轉型之風的關鍵因素。以房產電商搜房網為例,全面移動化戰略迄今已貫穿平臺建設兩年,目前移動流量已經追平了PC流量。11月11日,首屆房產雙11購房節創造了24小時火爆成交43.69億的記錄,總訂單數量達4202個,全國近百萬購房者在線關注。 12月12日,由搜房網打造的“雙12年終大惠”購房狂歡節落下帷幕。根據統計,自12月1日上線截至活動收官,全國共有1311個項目產生訂單,訂單數達24050 筆,交易總額突破240億元。 總體來看,2014年樓市正從行政主導過渡至市場主導,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大幅下滑,市場預期趨于冷靜,房地產投資增速顯著放緩。未來的房地產市場也將進行高度的整合,進入一個正常發展的階段,房地產企業的經營,也面臨著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從傳統經營向多元化、網絡化發展的要求。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