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房天下 訊:最近,一則“專家表示,房地產稅法最快會在2017年年底前通過”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石驚起千層浪,網友對此議論紛紛: @見路就不走說:對首套房子征稅不合理,很多人舉三代人的積蓄購房,本來工資都已經上稅,用稅后工資買房,買房時又已經交了各種雜費和稅,再收房產稅,是不是重復征稅? @腳底暗藏三顆痣:房產稅按理說屬于個人財產稅的一種,中國的房子只有七十年的產權,說白了,就是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以國家收取房產稅根本就不合理,甚至是否合法都值得商榷。 @兔兔朱迪可好:應屆生建設北上廣,房租都去了工資的一半了。如果交房產稅,這些房東都會轉嫁到租房者身上的。 關于房地產稅立法,官方澄清目前房地產稅仍在起草中,操作難度很大,有的地區稅收成本和稅收收入相當,不會很快出臺。 明顯,這又是一次“狼來了”事件。 雖然已被官方辟謠,但正在起草的房地產稅何時開征、會否加重購房成本、能否抑制房價?一直都是購房者和房地產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房產稅和房地產稅 土地使用權成關鍵 房產稅和房地產稅,是通常被混淆的概念。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據悉,上海、重慶兩地已經試點房產稅5年多,多依靠行政色彩推進,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實際征收到的稅款很少。 房地產稅,則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等等。 “房地產稅”比“房產稅”多了一個“地”字,就意味著未來的持有稅,征收對象不但是房屋價值,而且還將包括房屋下面的土地價值。 業內表示:“老百姓最多只擁有土地的70年使用權,而并不擁有所有權。想成功征收房地產稅,必須首先解決這個法理上的悖論。” 加重購房成本?還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如若解決了土地使用權的問題,房地產稅開征會否加重購房成本? 據房天下整理,目前購置新房需要繳納的稅費包括:契稅、印花稅(暫免)、維修基金、權屬登記費、交易手續費以及物業管理費。 二手房交易中買房需繳納:契稅、交易服務費、交易印花稅;賣方則需要繳納:交易服務費、交易印花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及附件稅、土地增值稅。 房天下初步估算價值100萬的房產可能會每年增加約5000元稅負。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施正文認為應該設立一定的免稅面積,“免稅面積設定為人均60平方米比較合理,這樣對于三口之家來說,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稅,從而保證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稅。” 對于房地產稅落地之后,是否能起到降房價的問題,多位專家則明確表示:不會。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稱房地產稅和房價之間的關系微乎其微,決定房價的主要是供需關系,而不是房地產稅,因此,至少在一線城市,不要指望房地產稅的推出能夠使房價大幅下降。 但無論如何,正在起早的房地產稅或許終有一天會提上日程。施正文此前表示,如若順利,2019年各地方可以根據情況開征,條件比較成熟的一線城市可以率先開征。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坦言:“現在總體稅負太高,不能再開征新稅,不合理。即使開征,開征時間預計在2020年之后。”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