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大眾生活報 3月22日電(崔明瑜)35歲成中國首批一級注冊建筑師,赴美10年再創業,六獲紐約皇后區商會“建筑獎”……日前,青島理工大學校友郝傳東當選美國注冊建筑師協會-紐約委員會首位華裔理事,引發廣泛關注。
2016年郝傳東榮獲第91屆紐約皇后區商會“建筑獎”。郝傳東供圖 “建筑師是美的發現者,更應該是美的創造者,建筑師應從大自然的美中獲得創作的靈感,并將其有機地融入自己的設計中。”今年55歲的郝傳東出生于山東高密,先后在青島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學習深造。 1989年,他被派往上海參與虹橋開發區大型高層、超高層房地產項目,接觸到了美國、香港的建筑設計師,汲取了海外的先進經驗。后來,他也曾擔任山東省級設計院的民用所長,先后獲得山東省及華東地區優秀設計獎十幾項,撰寫了20多篇建筑技術、藝術與文化方面的論文,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及國家級刊物上發表。35歲被評為高級結構工程師,36歲考取中國第一批一級注冊建筑師…… 當時郝傳東的事業如日中天,一扇扇大門為他打開,每一扇門后都是一條通衢大道。可他卻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放棄在國內已有的事業基礎,只身赴美。在美國,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不過,憑著自己的專業背景,郝傳東很快在華人建筑師陳洵民事務所謀到了職位。 陳洵民建筑師事務所在華人中是規模最大的,在紐約亞裔業界頗具影響,在這里,郝傳東首先要突破語言關。他每天工作、學習達十個小時以上,業余時間都用在鉆研專業和提高英文上。郝傳東說:“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專業讓我感到幸運。” 郝傳東的專長是建筑及結構設計,在陳洵民的設計院,他學習了很多室內設計的知識,5年后考取了紐約州注冊建筑師執照。 2004年,曼哈頓一家設計公司BHC(Beatty·Harvey·Coco),高薪聘請郝傳東擔任項目經理。在這家公司,郝傳東學習到了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理念。 5年后,郝傳東創辦自己的公司(HCD)。那年是他赴美的第10年,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漢堡王快餐店的外觀和室內設計。
郝傳東設計改建后的舊宅。郝傳東供圖 而真正讓郝傳東“一炮打響”的,是一個舊宅改造項目。當時,一棟一層住宅要加建兩層,他采用結構懸挑,不僅立面富有創意,而且這種建筑設計上的“減法”,解決了有柱會超面積的問題。同時,他利用老虎窗形成豎向裝飾構件,三層高的中廳令建筑外觀富麗堂皇。 業界評價他的設計:“是在用磚石‘寫詩’。” 郝傳東建筑設計的高明之處在于:利用結構上需要的建筑構件作為裝飾,并用其豐富建筑空間,以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憑借該設計,他獲得2012年皇后區商會“建筑獎”。他的另一設計——利用室內的多根柱子做成柜子,使原多柱空間變成無柱空間,也同時獲獎。據了解,皇后區商會“建筑獎”設于1926年,是紐約市歷史最悠久的建筑設計評比活動之一。 鑒于屢次設計獲獎及對城市容顏改變的貢獻,2015年郝傳東被推選為“皇后區國王”,摘取“皇后區國王”桂冠的他寫下獲獎感言:“設計創造文化,文化塑造價值,設計的優秀決定經濟價值。” 2016年,他設計的新建兩面臨街獨棟一家庭住宅及日式茶館,再次獲得皇后區商會“建筑獎”。同年,他更被美國亞裔商業發展中心推選為“美國亞裔50位杰出企業家”之一,是唯一享此殊榮的建筑設計人士。
郝傳東對自己辦公室的改建。郝傳東供圖 “建筑是技術、藝術與文化的綜合體,一棟建筑存在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優美的建筑增輝社區,丑陋的建筑有損環境。”這位有34年建筑設計經驗,并在紐約及中國有設計公司的建筑師認為,一位建筑師應“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融合,不斷創新,力求完美”。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他在對位于貝賽的自家辦公室改造時,為了保護整個街區的都德式建筑群(這種建筑群在紐約市已經為數不多),他把改造重點放在房子的后部和地下室,同時對地下室采用下沉式出入口,把室外陽光空氣引入地下室,二樓的景觀平臺擴大了二樓空間,又避免雨雪落入地下室出入口,又可垂直種植蔬果。改造擴大了空間利用,節能、環保,又保護整體原有建筑風貌,這一設計讓他獲得了2013年皇后區商會“建筑獎”及“屋主獎”。 在美國從事建筑設計實踐的18年間,郝傳東筆耕不輟,發表了許多有關建筑技術、藝術與法規方面的文章, 積極倡導綠色建筑理念、普及建筑法規知識。
郝傳東摯愛中美兩國的建筑文化,在致力于美國的建筑設計的同時,他還時刻關注著中國國內同業的發展,先后在上海、青島、淄博等地設立分部,為促進中美建筑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