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調控、執法監督力度的不斷深入和加強,全國房地產市場得到了有效規范。然而,金九銀十,樓市一片慘淡,11月全國樓市已經開始了漫長的“過冬”,冷淡的樓市行情仍將持續。 當樓市行情慘淡的時候,很多開發商就耍起了新花招,除了夸大購買房產的優勢外,在價格優惠等方面也使出了新招。那么如何辨別這些銷售花招呢?一句話“多了解,多咨詢、多看看”。另外,小編整理了多個樓市花招,幫助大家看清銷售真相。
1、 買房注意“起”字 沒準坑爹 “均價15000元/平方米,現在推出10套特價房,優惠價11000元/平方米。”這樣的房產價格在目前來看肯定是很誘人的。 但是當有興趣的買家到了房產銷售現場時,銷售人員卻說“11000元/平方米的房子只有10套,現在我們已經賣完了,但是我們還有13000元/平方米的房子,既然來了,可以看看唄。”顯然,坑爹了! 2、 位置圖與實際距離不是一回事 開發商往往在推銷樓盤時都會把附近的標志性建筑物,或是豪華商場標示出來,讓人感覺到樓盤離地鐵或繁華市區很近,但實際的距離是多少,銷售人員不會告訴你真實的數據。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為了避免被誤導,小編認為買家最好實地考察了解一番,樓盤是否真的離地鐵的距離很近,交通是否真的很方便。
3、 手機短信廣告存在虛假成分 當下,各種群發的樓市手機短信泛濫,其中很多廣告存在價格水分大及優惠力度夸大等的虛假宣傳成分。 樓盤通過這種低廉的短信廣告推廣方式來吸引買房者,根本不會為廣告的真實性負責。而當買房者去現場買房時,銷售人員往往以“對活動不知情”或“優惠買房活動已結束”等說法來搪塞過去。 4、 裝修標準難達到貨真價實 目前買房都送超豪華裝修,但究竟是否貨真價實,買家也云里霧里。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理財講師表示,買房做投資是目前很多家庭資產增值品首選,但是要想買到比較好,且具備增值的房產,對于普通買房人來說似乎有點難,甚至還會被各種銷售花招所坑,裝修標準難達到貨真價實就是花招之一。 他建議,買房時可以將樣板房的裝修標準細節進行一一拍照,并記下所用材料的品牌及規格,如果發現拿到手的房跟樣板房裝修材料出入很大,買家就可以拿出證據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5、 營造緊張的售房氣氛 例如買房排隊的人擠滿了整個銷售大廳,甚至排了幾排的隊伍,其中很多人是他們自己的員工或是找來的托;銷售人員直接互相配合打“假電話”,或裝扮成客戶,假裝很多人都想購買這套房子的假象;或者買房者在猶豫之時,馬上就把這套房子介紹給其他的買房者,營造出各種緊張的售房氣氛,目的就為了讓買者趕快買房。 當然,除了直接參與房產投資增值,你也可以關注時下熱火的公寓實體項目投資產品,免于選房買房及管理房產的痛苦,同樣也能獲得比較可觀的穩健利潤。總之,自己買房要“多了解,多咨詢、多看看”,貨比三家,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對于房產銷售人員多個心眼,不要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